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6月18日 5.6°C-5.9°C
澳元 : 人民币=4.81
霍巴特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封杀百万网红背后的真相,是又一场浑然不觉的危机,正在酝酿(组图)

20天前 来源: 洞见 原文链接 评论4条

娱乐至死的背后,是精神的贫瘠。

封杀百万网红背后的真相,是又一场浑然不觉的危机,正在酝酿(组图) - 1

1

“如果每天身上的打扮加在一起没有8位数,我肯定是不出门的。”

“现在家里边在(北京)星河湾还有7套房,最大的一套991平方。”

这是坐拥百万粉丝的网红“王红权星”,在公开场合说过的话。

然而这个“富得流油”的大网红,最近被国家整治了。

各大社交平台封禁了王红权星的账号,通过各类炫富视频走红的他,现在已经查无此人。

封杀百万网红背后的真相,是又一场浑然不觉的危机,正在酝酿(组图) - 2

和他同一赛道的“柏公子”、“鲍鱼家姐”也未能幸免,连带着他们各类炫富日常,都销声匿迹。

一夜之间,很多和他们有过交集,或者同类型的主播,噤若寒蝉。

对于他们的封禁,很多人觉得“干得漂亮”。

这并非仇富。

脚踏实地赚钱的人,会获得别人的尊敬。

靠无底线的“炫富”,吸引一波流量之后,开始收割流量,才让人反感。

王红权星近半年直播带货销售额过亿,最便宜的是单价2块的柔巾。

封杀百万网红背后的真相,是又一场浑然不觉的危机,正在酝酿(组图) - 3

“富”可能是假的,想割普通人韭菜的心却是真的。

这就是很多炫富博主的套路。

可那些展示出来的纸醉金迷的生活,不管是真是假,对大众产生的负面影响是实实在在的。

它让踏实努力的成年人自我怀疑,产生焦虑情绪。

让无数青少年价值观扭曲,催生金钱至上的心理。

封杀百万网红背后的真相,是又一场浑然不觉的危机,正在酝酿(组图) - 4

当浮躁、急功近利充斥着人们的日常,当勤劳肯干不再被推崇,这个社会会变成什么样?

2

想起了网上很火的一组图片。

封杀百万网红背后的真相,是又一场浑然不觉的危机,正在酝酿(组图) - 5

旧社会,没钱的人身前放着碗,坐在街边乞讨。

新时代想出名的人身前架着手机、补光灯,坐在街边、在地下通道对着网络那头的打赏千恩万谢。

近百年过去了,历史竟然惊人地重合了。

这就是网红文化盛行,当前直播行业的现状。

谁都幻想一夜成名,金钱、名利纷至沓来。

哪怕千万人中只有极少数幸存者,也挡不住大众向往的心。

郭有才爆火之后,菏泽南站一夕之间热闹非凡。

除了听郭有才唱歌的普通粉丝,还有从全国四面八方赶来的主播。

有女主播穿着性感服装,在镜头前搔首弄姿;有外卖小哥挂起了不接单的牌子,有代驾司机放下了手里的方向盘;甚至连卖西瓜的小贩也挂起了手机……

封杀百万网红背后的真相,是又一场浑然不觉的危机,正在酝酿(组图) - 6

他们希望在郭有才泼天的流量里,分一杯羹。

但造成严重的交通拥堵、噪声扰民。

周边学校的孩子们,上着课都能听到嘈杂的音乐和呐喊声,即将参加各类考试的学子,更是深受其害。

喧嚣的音乐,浮躁的人心,扭曲的价值观,这场流量的狂欢早已从网络世界蔓延到现实生活。

菏泽南站紧急叫停了这种疯狂表演,禁止直播。

从沉寂到爆火,再到冷清,只用了12天。

太多人觉得可惜,认为菏泽没能接住这泼天的富贵。

可这种壮士扼腕的魄力,何尝不是一种对流量的警惕和清醒。

全民直播的背后,又何尝不是一种娱乐至死的反映?

哪里有流量,哪里就有一堆人蜂拥而至。

靠勤劳的双手改变命运不再受推崇,取而代之的,是幻想通过直播一夜翻身。

于是那些吸睛的、刺激的、媚俗化的表演大行其道,迅速抓取大众的眼球。

浸淫在那些表演中的看客,在一次次的挑逗和刺激中,逐渐丧失追求高层次快乐的动力。

说它是精神鸦片,并不为过。

3

科学家曾用小白鼠做过一个实验。

将一个极小的电极植入小白鼠大脑某个区域,然后用电击刺激这个区域。

神奇的事情发生了,小白鼠对此产生强烈的快感。

科学家在小白鼠身边放置了一个杠杆,只要按压杠杆就会被电击。

而小白鼠发现杠杆的作用后,每天疯狂按压,长达15~20个小时。

这期间小白鼠废寝忘食,直到精疲力竭死亡,才停止疯狂按压的动作。

在流量至上的社会里,许多人正如这疯狂的老鼠。

当你看着网络上的帅哥美女发花痴,当你在各种扭动的腰肢中寻找满足,当你短剧中寻找爽感,就如同给大脑套上电极。

越是沉浸,越难逃离。

尼尔·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中说道:

人们在汪洋如海的信息中日益变得被动和自私,真理被淹没在无聊繁琐的世事之中,我们的文化成为充满感官刺激、欲望和无规则游戏的庸俗文化,我们将毁于我们热爱的东西。

娱乐至死的背后,是精神的贫瘠。

首先,它会让你过分关注无聊信息,失去对严肃话题的关注度。

不知从何时开始,热搜上充斥着娱乐明星的八卦。

人们在“瓜田”里花费大量时间讨论、争执,消耗自己的时间,却对严肃议题置之不理。

正如路遥说的:

人们宁愿关心一个蹩脚电影演员的吃喝拉撒和鸡毛蒜皮,而不愿了解一个普通人波涛汹涌的内心世界。

其次,它让你习惯接受“短平快”内容,丧失深度思考的能力。

博主@机智的娜娜说,自从看了直播和短视频之后,儿子开始习惯“短、平、快”式的快感投喂。

他不再有耐心看动画片铺垫的剧情,不再愿意慢慢了解故事人物的情感变化,而是直接快进到高潮或结局部分。

长时间放任下去,孩子很可能彻底失去耐心阅读长文的能力。

而成年人,越来越多人沉浸在“碎片化”阅读中,难以保持长时间的专注力。

人们对热梗了解得越多,运用得越熟练,就离深度思考越远。

娱乐至死最终的走向,就是价值观扭曲,一切以金钱为导向。

某教育机构曾对北京各小学做过一次调查,结果显示,80%的小学生长大以后想当网红。

《95后迷之就业观!》大数据报告显示,54%的“95后”希望毕业后成为主播或网红。

封杀百万网红背后的真相,是又一场浑然不觉的危机,正在酝酿(组图) - 7

生活光鲜亮丽,又能赚钱,这就是他们选择的理由。

《法治日报》调查发现,很多大学生不分昼夜,不分地点地直播,其中不乏性暗示和擦边球内容。

一位在内蒙古上大学的女生孙涵(化名),因为一段舞蹈在网上获得关注,签了机构。

起初流量不错,但很快就进入瓶颈期。

运营指导建议她:穿低胸衣和短裙,在深夜和凌晨直播,并设计一些擦边动作。

她照做之后,流量确实起来了,却收到大量骚扰信息。

类似这样的大学生主播,在某平台每天都有上百个。

这是一场个人的危机。

通过低俗的方式吸引来的流量,又能持续多久?下一次,是不是要更刺激的画面才能保持热度?

更是整个社会潜在的危机。

如果一个个多年苦读的社会栋梁,放下尊严,放下羞耻,用身段、用颜值吸引看客,换取打赏。

那么,十年寒窗的意义何在?

如果在镜头前扭几下就能饱受吹捧,所有人都将名和利当成唯一追求。

那么,教育的意义何在?

如果年轻人将娱乐至死当成目标,那么先辈们浴血奋战的意义何在?

有人戏谑地说:那些大的命题,和月薪3000的我有什么关系?

这,就是娱乐至死最大的负面影响。

对社会事务失去严肃思考和理智判断,对个体与集体的关系盲目切割,被浮躁轻佻的文化环境包裹,成为无知又无畏的理性文盲。

抱持这种想法的年轻人越来越多,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就无从谈起。

罗翔老师说过一句话:

当你沉迷于低级的快乐,你其实沉迷的是属于动物层次的快乐,你却忘了人类所应该有的快乐。

而这种快乐,就是一个人应该有更高的目标和追求。

4

享誉世界的音乐指挥家小泽征尔曾参加过一个比赛。

他上场后却发现乐队演奏的乐曲很不和谐,好像哪里出了问题。

他以为演奏人员出错了,要求重奏一次。

结果第二次还是一样。

评委表示:乐谱没问题。

很多参赛者听到这样的回答,都以为是自己错了,不再发表意见。

只有小泽征尔大声重申:一定是乐谱有问题。

评委们给予了他热烈的掌声,并祝贺他大赛夺魁。

原来这是一场考验,只有保持独立思考,并勇于坚持自己的意见,不随波逐流的指挥家,才能被称为一流指挥家。

在这个娱乐至死、信息爆炸的年代,我们正需要这样的思维方式。

不被垃圾快乐消磨意志力,不被海量信息抢走宝贵的思考能力,更不要被扭曲的价值观同化。

胡适给北大毕业生演讲时,曾引用的禅宗的一句话:

“达摩东来,只是要寻找一个不受人惑的人。”

热点新闻满天飞,人们主动或被动地卷入一场场狂欢时,更应该明白这句话的珍贵。

这个时代,随波逐流的人太多,清醒思考的人太少。

愿你于浮躁的尘世中不人云亦云,守脑如玉,也守心如玉。

转载声明: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今日澳洲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content@sydneytoday.com。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4)
小少爷多情
小少爷多情 20天前 回复
首先是价值观的转变,既然在卷不动的情况下,大家都想活着,那怎么活着,就是想办法做减法,认为成本低,获利高而且快,所以直播就开始了,一句话理解万岁吧。
carol坤子
carol坤子 20天前 回复
不被垃圾快乐消磨意志力,不被海量信息抢走宝贵的思考能力,更不要被扭曲的价值观同化
yolanda816
yolanda816 20天前 回复
娱乐至死,至死娱乐这个说法不同意。娱乐是手段,利用虚假网络捞钱才是真相。
陈小树smile
陈小树smile 20天前 回复
当前那些主播为流量没有底线,对青少年带来恶劣的负面影响,真的要整治一下了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info@sydneytoday.com 商业合作: business@sydneytoday.com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