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6月30日 4.9°C-5.2°C
澳元 : 人民币=4.86
霍巴特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痛恨东林党人误国,崇祯在生命的最后时刻才想起魏忠贤的好

2017-04-08 来源: 老黄说事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明朝的末代君主崇祯帝朱由检是个充满性格矛盾的领导者,他17岁时从哥哥朱由校手中接过大明江山,并不顾哥哥临终前“恪谨忠贞,可计大事”的遗嘱,上任三个月就一举拿下魏党,魏忠贤被逼自杀,魏党被诛的诛,被开的开,一时朝野称颂,被称圣主。

痛恨东林党人误国,崇祯在生命的最后时刻才想起魏忠贤的好 - 1

但是,当李自成兵围北京,国破家亡之际,崇祯放下许多军大事于不顾,却秘密下旨厚葬魏忠贤遗骸,墓址就选在了魏忠贤生前早已看好的香山碧云寺。这是朱由检代表明王朝对魏忠贤一生的重新评价与肯定。那么,我们不禁要问,当此大厦将倾之际,朱由检此举到底是出于何种目的?

在后人的描述之中,魏忠贤是个大恶之徒,确实,魏忠贤生前干过许多令人发指的坏事,但是,他也是个有实际工作能力的人,要不然,朱由校也不可能十多年躲在后宫干木活,大明的政治机器还能保持正常运转。

魏忠贤死后,东林党终于又重返历史前台,但是,随着他们的执政开始,明朝的各种矛盾日益尖锐,但他们却束手无策,以至酿成民变,让高迎祥、张献忠、李自成等人把整个华夏大地搞得千疮百孔。

东林党人除了会骂娘,真正能精士视事的人才并不是太多的。魏忠贤时期,其实是干过不少有利家国的实事的,只是由于他和控制舆论的文官集团的矛盾,他的坏处被后世文无限放大,“功劳”被人抹杀罢了。

痛恨东林党人误国,崇祯在生命的最后时刻才想起魏忠贤的好 - 2

李自成围攻北京前,明朝有很多牌可以打,议和、迁都这些都可以做,但是明朝就是没有做,不是崇祯不想,而不能,因为此举遭到以东林党人为首的文官集团的反对。

其实,在内忧外困的艰难时期,崇祯皇帝做梦都想迁都,南京本来就是明王朝的首都,暂时离开北京,总比坐以待毙强,可是呢,群臣反对。在明王朝最危急的时刻,崇祯多次召开内阁会议,商讨迁都之事,但是没有一位大臣赞成的,崇祯悲叹道:“吾非亡国之君,汝皆亡国之臣。吾待士亦不薄,今日至此,群臣何无一人相从?”事后崇祯指责兵科给事中光时亨:“阻朕南迁,本应处斩,姑饶这遭。”

当时到是有个明事理的人——左中允李明睿,崇祯十七年(1644年)正月初三,他劝崇祯放弃北京,尽快南迁。崇祯说:“汝意与朕合,但外边诸臣不从,奈何?”李明睿说:“天命微密,当内断圣心,勿致噬脐之忧。”并请崇祯勿犹豫,尽快决断。三月初四日,崇祯终于对众臣说出了自己的内心所想:“李明睿有疏劝朕南迁。国君死于社稷,联将何往?又功朕教太子先往南京,诸卿以为如何?”时任内阁首辅陈演强烈反对“南迁”,并示意兵科给事中光时亨,严厉谴责李明睿,扬言:“不杀李明睿,不足以安定民心”。

后来,崇祯又以“圣驾南巡,征兵亲讨”为由出京,这也遭到大臣们的反对。诸臣唯恐自己因皇帝不在京城而变成农民军发泄怒火的替死鬼,故依然不让崇祯离京。

把持朝政的读书人大多迂腐而不知变通,缺少处理大事的魄力,同时还不想承担历史责任。如果魏忠贤还在,他可能会秉承皇上旨意,果断南迁。崇祯有些薄情寡恩,因为不相信文武百官,频繁地调整官吏,17年间他竟然换了17个刑部尚书和50个内阁大学士。而文人却不愿担当,所以说,明王朝灭亡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还是君臣之间离心离德。

痛恨东林党人误国,崇祯在生命的最后时刻才想起魏忠贤的好 - 3

二月初八,李自成陷太原,北京震动。蓟辽总督王永吉、顺天巡抚杨鹗建议提调吴三桂保卫京师,二月二十七日,崇祯帝在文华殿召开紧急会议,征调吴三桂“勤王”,内阁首辅陈演等人不敢拍板,以致此事一延再延。崇祯骂他:“汝一死不足蔽辜。”三月初四,崇祯终于决定,放弃宁远,征调吴三桂、王永吉、唐通、刘泽清护卫京师。吴三桂接到命令后,三月上旬启程,十六日入山海关,二十日至丰润时,李自成已攻破北京。

李自成进北京,陈演想逃离北京,但因家产太多而未果。他主动向刘宗敏献白银四万两。稍后,其家仆告发,说他家中地下藏银数万。农民军掘之,果见地下全是白银。刘宗敏大怒,大刑伺候,刑求的黄金数百两,珍珠成斛,四月八日,得释。十二日,李自成败于多尔衮、吴三桂之联军,临走前,将陈演等人斩首。

痛恨东林党人误国,崇祯在生命的最后时刻才想起魏忠贤的好 - 4

在李自成兵困北京期间,当崇祯听到太监曹化淳说“忠贤若在,时事必不至此”的话之后,终于领会到天启帝临终前强调魏忠贤“恪谨忠贞,可计大事”的深意所在。再想想这些年与文官们无休无止的斗争,终于明白了魏忠贤对明王朝的作用并不全是坏处,于是才秘密下旨收葬魏忠贤于香山碧云寺。收葬魏忠贤遗骸,既是崇祉对魏忠贤价值和功绩的重新肯定,也是对自己17年执政生涯的最后反思。

后来,魏忠贤的坟墓还是让康熙皇帝下令夷平了,一个后朝皇帝为什么会对一个前朝太监大加讨罚?可能是出于清朝统治者为了讨好文人的政治需要吧。所以有,魏忠贤的被黑,清朝是有大功的。

转载声明: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今日澳洲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content@sydneytoday.com。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info@sydneytoday.com 商业合作: business@sydneytoday.com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