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6月29日 6.8°C-6.9°C
澳元 : 人民币=4.86
霍巴特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中美十年蜜月期,为何中国没有大量引进美制武器?背后原因心酸!

2017-12-20 来源: 铁血军事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

在新中国成立后,中美绝大部分时期,都处于对峙之中。而美国也长期将中国视为资本主义阵营的敌对国家,直到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才逐渐解冻。

到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随后中美关系进入了长达十年的蜜月期。而中美之所以能够走到一起,只是因为苏联的强势出击,四面树敌,对华紧紧相逼,让中国不得不与美国握紧双手。

中美十年蜜月期,为何中国没有大量引进美制武器?背后原因心酸! - 1

但十年后,随着苏联的分崩离析,美国成为全球唯一的超级大国,中美蜜月期也在顷刻间结束。相反,美国开始对中国实施战略遏制。在此背景下,中俄摒弃前嫌,再次牵手成功。然而,在中美关系十年的蜜月期中,为何中国没有大量引进美制先进武器装备呢?要知道,近几年来,印美关系大为亲近,印度就与美国达成了大量的武器交易协议,未来更可能引进F-18超级大黄蜂舰载机和F-35隐身战斗机。

中美十年蜜月期,为何中国没有大量引进美制武器?背后原因心酸! - 2

在上世纪80年代,中国武器装备还基本停留在五六十年代研制的老旧苏氏时代。而美国的武器远比中国先进,尤其是海空军。而当时,美国为了利用中国来牵制苏联,武器对华禁售基本解除,直到1989年,才重启对华全面武器禁售。也就是说,80年代是中国向美国进口先进武器的一个绝佳机遇期。然而,到如今,在中国军中,唯一值得说道的,也就只有24架“黑鹰”直升机。为何中国当时不大量进口先进的美制武器呢?

中美十年蜜月期,为何中国没有大量引进美制武器?背后原因心酸! - 3

说到这,还真是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啊!众所周知,中国1978年开始实行改革开放,而且,这一时期,还基本处于探索阶段,成果显著,也仅限于沿海地区。由于长期实行计划经济制度,中国严重地缺乏美元外汇。

这直接导致,在整个中美关系蜜月期,中国眼睁睁看着大量的美国先进武器,却买不起!没有钱啊!到1989年,中国全国的外汇储备也只有55亿美元。整个80年代,没有任何一年,中国的外汇储备超过100亿美元,其中有5年,外汇储备不超过30亿美元。

中美十年蜜月期,为何中国没有大量引进美制武器?背后原因心酸! - 4

全世界都不能否认,美制武器装备的性能,绝对处于世界顶级。而中国在60-80年代期间,空军和海军基本处于停滞发展阶段,只有陆军还在缓慢发展。歼-7和歼-8都是中国在60年代仿制苏联的战斗机,直到90年代还在改进服役,可想而知,当时的美制武器对中国而言,意义多么重大。

如果能够大量引进,进行逆向开发,那么,中国就可同时吃透美苏两大超级大国的武器技术以及设计思想。在美苏两大国技术基础之上,进行中国自己武器的研发,那就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无疑是事半功倍。

中美十年蜜月期,为何中国没有大量引进美制武器?背后原因心酸! - 5

歼-8战斗机

有苏联这个强大的敌人存在,北约集团当时对华全面武器解禁,除了美国,还有欧式先进装备,中国都有机会引进。可惜啊!痛心啊!没钱啊!为了买24架“黑鹰”直升机,中国花去1.5亿美元。原本打算继续进口4架美国C-130“大力神”中型多用途运输机,然而,由于价格过于昂贵,只能无奈放弃。那时,中国正值对外开放,对外进口都需要大量的外汇,大部分的外汇都用于发展经济,能够拿来购买武器装备的外汇,可谓是极少。

国家无钱,真是万事都难办啊!机会摆在面前,也只能眼睁睁看着,无法把握。可以说,由于穷,中国错过了大量引进美式装备的绝佳时机,包括世界著名的标枪反坦克导弹、豹式坦克、F-16战斗机、甚至航空母舰。

中国近些年来,所出现的海空军新式装备“井喷”之势,基本是90年代,国家有钱了,开始制定的军工发展项目。时至今日,正好到了收获期。而今,中国大部分武器装备都采取的是苏俄式技术路线。

C-130运输机

如果当初没有错过欧美先进武器,如今的中国,军工技术必然更加丰富多样,苏俄欧美技术兼备。

根据中国一贯的军工发展思路,武器进口为国产化而服务,中国断然不会如印度一般,成为万国军火库,而是集苏俄欧美技术于一身的大成者!

转载声明: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今日澳洲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content@sydneytoday.com。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info@sydneytoday.com 商业合作: business@sydneytoday.com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