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6月29日 11.8°C-13.5°C
澳元 : 人民币=4.86
霍巴特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服饰 | 清朝宫廷礼帽佩戴指南:冬暖夏凉有讲究

2018-05-20 来源: 石墨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服饰 | 清朝宫廷礼帽佩戴指南:冬暖夏凉有讲究 - 1

经公众号“皇史宬”(微信ID:mingqingdangan)授权转载。

在清代宫廷礼仪服饰中,礼帽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清宫中官定礼帽主要依据季节划分为凉帽与暖帽。

暖帽

暖帽多在寒冷时节佩戴,《清稗类钞》中将其描述为:“暖帽者,冬春之礼冠也,立冬前数日戴之。顶为缎,上缀红色缨,丝所织也。檐以皮、绒、呢为之。初寒用呢,次寒用绒,极寒用皮。京城则初寒用绒,次寒用呢。至于皮,则贵人用貂,普通为骚鼠、海骡之属。”

暖帽在清代为重要的官定礼仪服饰,其中包括冬朝冠、冬吉服冠、冬常服冠与冬行冠。

男冬朝冠主要是皇帝及文武百官在秋冬季节时佩戴,多在宫廷举行重大典礼与祭祀活动时使用。

服饰 | 清朝宫廷礼帽佩戴指南:冬暖夏凉有讲究 - 2

女冬朝冠则是皇太后、皇后、嫔妃以及公主、福晋、命妇等佩戴,使用场合与男冬朝冠相同。上至皇太后,下至六品命妇的女冬朝冠冠檐的材质均为熏貂,且上面缀有朱纬,冠后有护领和垂带,而朝冠上的饰物有东珠、珍珠、金凤、金孔雀、猫眼石、青金石等。

服饰 | 清朝宫廷礼帽佩戴指南:冬暖夏凉有讲究 - 3

服饰 | 清朝宫廷礼帽佩戴指南:冬暖夏凉有讲究 - 4

男冬吉服冠在每年的冬至、元旦等重要节庆场合佩戴,且根据时节,冠檐分为海龙皮、熏貂皮与紫貂皮三种。女吉服冠是在秋冬季节的一些节庆场合佩戴,与吉服相配。女吉服冠亦皆以“熏貂为之,上缀朱纬”。

服饰 | 清朝宫廷礼帽佩戴指南:冬暖夏凉有讲究 - 5

服饰 | 清朝宫廷礼帽佩戴指南:冬暖夏凉有讲究 - 6

冬常服冠为男子独有,多在祭祀场合佩戴,其形制与冬吉服冠类似,只是冠顶没有宝石装饰,仅以红绒结顶。

服饰 | 清朝宫廷礼帽佩戴指南:冬暖夏凉有讲究 - 7

冬行冠亦是男子独有,在皇帝与大臣等进行巡幸、狩猎等活动时佩戴,其形制除冠檐为黑狐皮、黑羊皮、青呢材质,其它与冬常服冠相同。

服饰 | 清朝宫廷礼帽佩戴指南:冬暖夏凉有讲究 - 8

凉帽

凉帽最初为普通劳动者在夏季佩戴,主要作用是遮蔽阳光,后被清代宫廷服饰所采纳,成为官定服饰中的一部分。《清稗类钞》释其为“夏秋之礼冠也,立夏前数日戴之。无檐,形如覆釜。”

在清代宫廷服饰中,凉帽主要指男夏朝冠、男夏吉服冠、夏常服冠及夏行冠。男夏朝冠为皇帝及王臣百官所戴,在夏季与朝服相适。

以皇帝夏朝冠为例,其形制“织玉草或藤丝、竹丝为质,表以罗,缘石青片金二层,里用红片金或红纱,檐敞,上缀朱纬,内加圈,带属于圈。前缀金佛,饰东珠十五,后缀舍林,饰东珠七。余制如冬朝冠”。

服饰 | 清朝宫廷礼帽佩戴指南:冬暖夏凉有讲究 - 9

男夏吉服冠是宫廷人等夏季穿着吉服时佩戴,皆“织玉草或藤丝、竹丝为质,表以罗,红纱绸里,石青片金缘。檐敞,上缀朱纬,内加圈带属于圈”。

服饰 | 清朝宫廷礼帽佩戴指南:冬暖夏凉有讲究 - 10

夏常服冠除“红绒结顶,不加梁”之外,其余形制与男夏吉服冠相同。

服饰 | 清朝宫廷礼帽佩戴指南:冬暖夏凉有讲究 - 11

夏行冠皆“织玉草或藤丝、竹丝为之,红纱里,缘如其色,上缀朱牦”。

服饰 | 清朝宫廷礼帽佩戴指南:冬暖夏凉有讲究 - 12

与男子佩戴凉帽不同,由于清代宫廷中与夏吉服相匹配的并非女吉服冠,而是钿子,且不存在女常服冠与女行冠,只有女夏朝冠,其皆以“青绒为之”,其余形制与女冬朝冠毫无二致。

服饰 | 清朝宫廷礼帽佩戴指南:冬暖夏凉有讲究 - 13

看完上面的文字要是感觉记不住的话,可以看看下面这张表格哦!

服饰 | 清朝宫廷礼帽佩戴指南:冬暖夏凉有讲究 - 14

礼帽制度

清宫中的礼帽无论是暖帽还是凉帽,在形制上均有严格的划分,以示等级与身份。

据《清实录》载,雍正五年(1727年),皇帝对暖帽与凉帽的帽顶装饰作了清晰地规定,以镶嵌不同饰物来区别人们的位份尊卑。其中:亲王、世子、郡王、长子、贝勒、贝子、入八分公用红宝石顶,未入八分公、固伦额驸、和硕额驸、民公、候、伯、镇国将军及一品大臣用珊瑚顶,辅国将军、奉国将军、多罗额驸、二三品大臣用起花珊瑚顶,奉恩将军、固山额驸及四品官员用青金石顶,五六品官员用水晶石顶,七品以下官员、进士、举人和贡生用金顶,生员和监生用银顶。

服饰 | 清朝宫廷礼帽佩戴指南:冬暖夏凉有讲究 - 15

大清世宗宪皇帝实录 卷之六十一

除了在等级上有严格的区分外,暖帽与凉帽在戴用时还有时间的规定,根据《大清会典》载:“凡寒燠更用衣帽。顺治十五年,题准。每年春,用凉朝帽及夹朝衣,或三月十五日,或二十五日为始。秋用煖朝帽及镶皮朝衣,或九月十五日,或二十五日为始。”

而在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亦存有与换帽内容相关的档案。

服饰 | 清朝宫廷礼帽佩戴指南:冬暖夏凉有讲究 - 16

礼部为换戴暖帽日期致民政部咨文

从档案记载来看,换戴暖帽与凉帽虽没有《大清会典》中规定的那么严格,但是时间相差无几,均是在春、秋季节更替之时,且换帽的具体日期需要皇帝确定并颁行给各衙门以遵照通行。

“冬暖夏凉”的清宫礼帽不但有着实用性还兼具审美性,礼帽制度随着清代服饰制度的日臻完善,具有别尊卑、明贵贱的功能,是清代宫廷礼仪服饰中不可或缺组成部分。

注:未经版权方允许,请勿转载、抓取。

服饰 | 清朝宫廷礼帽佩戴指南:冬暖夏凉有讲究 - 17

服饰 | 清朝宫廷礼帽佩戴指南:冬暖夏凉有讲究 - 18

服饰 | 清朝宫廷礼帽佩戴指南:冬暖夏凉有讲究 - 19

服饰 | 清朝宫廷礼帽佩戴指南:冬暖夏凉有讲究 - 20

转载声明: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今日澳洲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content@sydneytoday.com。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info@sydneytoday.com 商业合作: business@sydneytoday.com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