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6月02日 3.9°C-5.6°C
澳元 : 人民币=4.83
霍巴特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患难与共和落井下石 北京遭受两种反应(组图)

2020-02-05 来源: 多维新闻 原文链接 评论8条

2019年末一场始发于中国武汉的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已经持续近两个月时间,不仅席卷了中国31个省级地区,而且蔓延到了美国、日本、澳大利亚、德国、英国、法国等20多个国家,正在成为一个全球范围内的流行病。中国是疫情重灾区,确诊和死亡病例都占绝对多数,从中央到地方皆如临大敌,其他国家从政界到媒体以及民间也产生了剧烈反应。

1月30日,白俄罗斯向中国空运了20吨援助疫情防控物资,日本、俄罗斯、韩国、朝鲜、巴基斯坦和伊朗等国也向中国捐赠了大量医疗或防护物资。不过,外界对这场疫情的整体态度是多面且复杂的。很多国家的政府、企业和个人的援助是一个方面,大多数国家对离开中国特别是途经或离开湖北省武汉市的人进行严格检测,甚至是进行了限制,也有一些国家的民间、媒体和政界展现出了引起巨大争议的一面。

已经不止一个国家传出了亚裔民众尤其是中国移民、留学生遭受某种形式的歧视的消息。德国重要媒体《明镜周刊》的报道也引起了强烈争议,其聚焦中国疫情的封面故事副标题是“冠状病毒——中国制造——当全球化带来死亡危险”,其中“中国制造”几个字被特别放大,以黄色呈现。

美国商务部长威尔伯•罗斯(Wilbur Ross)不久前声称,“我认为,这(肺炎疫情)将有助于加速工作岗位回流北美,其中可能部分回流美国,部分则流向墨西哥。”此语一时在中美两国都引起强烈批评。即使美国《纽约时报》也以委婉措词评论称,“他的言论可以被视为对一个危机中的国家麻木不仁,他过去也曾面临过这样的批评。”

患难与共和落井下石 北京遭受两种反应(组图) - 1
武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发生后,习近平多次表态。(新华社)

患难与共和落井下石 北京遭受两种反应(组图) - 2
中国军队已经加入武汉疫情防控。图为空军8架飞机空运军队支援湖北医疗队抵达武汉(新华社)

患难与共和落井下石 北京遭受两种反应(组图) - 3
此次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对中国影响时间和程度仍难估量。(AP)

中国选择针对美国方面诸如此类的反应进行了定点反击。在2月3日中国外交部记者会上,新闻发言人华春莹表示,“有一些国家,特别是美国对中国疫情作出过激反应,采取过度应对措施”,“美国政府迄今未向中文提供任何实质性帮助,却第一个从武汉撤出其领馆人员,第一个提出撤出其使馆部分人员,第一个宣布对中国公民入境采取全面限制措施,不断制造和散播恐慌,带了一个很坏的头”。

华春莹对比了正在美国肆虐的流感病情称,“根据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近日报告,美国2019-2020年流感季已经导致1,900万人感染,至少1万人死亡。”这种对比其实也是反击,而此类的反击近年已经十分常见。就在同一天,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同伊朗外长扎里夫通话时,一方面“赞赏扎里夫是全球第一个公开声援中国的外长”,语调一转便提及美国称“在中方不懈努力下,目前全国病死率控制在2.1%以下,远低于其它疫情的病死率,也低于2009年美国H1N1流感17.4%的病死率”,还说“目前全球范围的感染病例不到中国国内病例的1%,而当年美国H1N1流感蔓延到214个国家和地区”。

就此来看,与美国在H1N1流感和2019-2020年流感季的表现相比,中国的应对还算是差强人意,或者说美国方面的做法至少不会比中国好到哪里去。

中国应有大国心态

中美之间的这种“交锋”是这两个全球性大国之间的一种常态,也是双方既有合作又有竞争的复杂而微妙关系的折射。这次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对中国各方面造成了严重冲击,美国也将受到间接影响。在经济全球化和中美经济广泛联接背景下,对中国经济受创会对美国造成积极或消极影响做出判断是困难的,这需要全面、长期和具体的研究分析。如果疫情在中国最终失控,包括美国在内的其他国家应该也都不能幸免,更何况美国现今已经被疫情波及。这也就意味着,中美两国已经相继被动站在了抵抗病毒侵略的共同战线。

中国和美国相互挑剔、监督、批评对方未必完全是一件坏事。对于确实存在的问题,不妨“有则改之”。客观而言,不论中国还是美国对各自国内问题难免受到“政治管治”或“政治正确”的限制,存在“灯下黑”的情况。来自国外的监督则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这种问题。

中国内部舆论监督相当有限,对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相差舆情的强力压制被认为是造成疫情爆发的一个重要原因。中国之外一些媒体的报道却能先人一步,其观察与分析也不乏深刻之处。西方媒体正在越来越多地把目光转向中国,对这次疫情的报道更是连篇累牍,但对于发生在美国并造成更大伤亡的流感却缺乏新闻敏感性。不过,对其他国家的观察和评论需要更多地立足对方的实际,而一些西方政客和媒体仍然抱持较多私利、傲慢与偏见。双方在这方面的口舌之争实所难免,但是也不必过于在意。

不论如何,中国已经是一个大国。中国的运作状态和外部形象都取决于中国自身,外界的观察与评论基调的改善主要因应于中国自身的改观。中国的问题也只能通过中国自己来解决。如果没有发生这次席卷全国的疫情,又何来外界对这次疫情原因的一系列不着边际的揣测与抨击?

太过在意外界的说法,甚至是以其为准绳,其实是一种不自信的表现。对于发生在中国的这场疫情,中国是最有责任也是最有能力将其解决的。与此同时,作为一个大国,中国也应当拥有直面外界质疑的底气。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8)
朵朵R
朵朵R 2020-02-05 回复
不能怪任何人。咱们中国人也一样。小市民管不住自己的贪吃的嘴,导致传染病疫情蔓延各个国家。国家领导再坚持✊再多的自律規範都没有多大用处。
等待是一种解脱
等待是一种解脱 2020-02-05 回复
它这个政权不能被怀疑的,一个伟大光荣正确的政党。这是它告诉它的人民的,你全世界媒体报道怀疑它,会危害到它执政的合法性,他的官员本来就是世袭的,何况它有一个宣传部,这是一个全世界最大的宣传机器,到支部有宣传委员。干什么的?除宣传自己伟大还有就是专门怼你的,就是专门斗嘴的 几千万人 还有干五毛们一共几亿人 怎么可能让你质疑?
unintended
unintended 2020-02-05 回复
疫情始发国,不检讨自己,还做世界行道德评判,打分扣帽子,厉害了战狼!
Cris兜兜
Cris兜兜 2020-02-05 回复
多检讨自己吧。
Ms_Goblin
Ms_Goblin 2020-02-05 回复
结论是:我们终将同北韩,苏俄,非洲人民患难与共,心连心,手拉手。 文革不是偶发事件,是咱的基因啊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info@sydneytoday.com 商业合作: business@sydneytoday.com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