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6月02日 2.9°C-5.8°C
澳元 : 人民币=4.83
霍巴特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吕布败落之必然:最厉害最忠诚的部将,都不被他重用!

2021-09-12 来源: 网易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吕布败落之必然:最厉害最忠诚的部将,都不被他重用! - 1

文:沙尘暴(读史专栏作者)

01

吕布手下有“八健将”,分别是张辽、臧霸、郝萌、曹性、成廉、魏续、宋宪、侯成。

既然号称健将,当然很厉害啦,或者干脆点说,吕布这八健将,就是他的八张王牌。

但吕布最厉害的手下,他们却一个也排不上号,而是一个叫高顺的,是吕布帐下一个中郎将。

有人说,高顺的武力值,一点不亚于赵云赵子龙。

比不比得上赵子龙不知道,但曹操帐下骁将夏侯惇不是他的对手,这个倒是确定无疑的。

至于刘备,更是曾被高顺打得狼狈至极,妻儿都顾不上,只身逃走。

除了最厉害,高顺对吕布的忠心,也能排第一,只可惜,他的忠心喂了狗,多次进忠言于吕布,结果却是“吕布知其忠而不能用”。

据《后汉书·卷七十五·吕布传》,“高顺为人清白有威严,少言辞,将众整齐,每战必克”。

但他的直属部下,只有区区七百人,他率领这支铠甲兵器精炼齐整、军纪军备严整的军队,冲锋陷阵如探囊取物,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他和他的部队,仿佛是为了冲锋陷阵而存在的,所以有了“陷阵营”的美誉。

02

《后汉书》说了,高顺“少言辞”,也就是不爱说话,整天绷着个脸,三锤砸不出个响屁来,但他在吕布面前,却变得“婆婆妈妈”,不停地叮嘱他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

作为吕布最忠实的部下,对于吕布的缺点,高顺可以说是了如指掌,所以他经常对吕布说:

“凡破家亡国,非无忠臣明智者也,但患不见用耳。将军举动,不肯详思,辄喜言误,误不可数也。”

——凡破家亡国的败家子,不是因为没有忠心耿耿、聪明睿智的部下,而是这样的部下担心自己不被重用。

意思是,这就是你手下将领,屡屡背叛你的原因!

接下来,他直指吕布的要害:“将军您做事总是比较草率,怎么简单怎么来,不肯慎重考虑,经常出现失误也就在所难免了,说话有差错,做事同样如此。”

在高顺看来,吕布好歹算得上一方诸侯,好歹也是个人物,却一而再再而三地发生失误,简直匪夷所思!

吕布具体有哪些失误,或者说犯了哪些不该犯的错误,屈指一数,就能数出一大串来:反复无常、见利忘义、左右摇摆等等等等。

高顺的每一句话,可以说都说到了点子上,并非无的放矢,吕布心里也明白,高顺之所以敢言他人之不敢言,敢于指出他的缺点,完全是出于对他的忠心,是希望他好。

但他却从来不重用高顺,原因很简单:吕布的心胸和格局,“不允许”他重用这样的“忠臣”。

忠言好是好,可是忠言逆耳啊,没有博大的心胸,怎么听得进去?

至于爱听忠言、甘之如饴的人,这世上或许真的有,但绝对不是吕布这种心胸狭窄、不知好歹之辈。

就连从谏如流的一代明主唐太宗李世民,也曾被直言进谏的魏征“扫了面子”,扬言要杀了那个“乡巴佬”呢。

吕布败落之必然:最厉害最忠诚的部将,都不被他重用! - 2

03

自从郝萌反叛后,吕布反而更加疏远了高顺。

据《汉末英雄记》,郝萌是吕布帐下八健将之一,建安元年(公元196年)受袁术怂恿反叛吕布。

郝萌是那年六月反的,具体时间是一天晚上的半夜时分,率兵攻入吕布当时所在的下邳。

虽然因城池坚固而未能攻进去,但不知何人造反的吕布吓得不轻,手拉着一个女人,披头散发,衣服都没来得及穿好,坦胸露肚,推倒厕所的墙,从那里逃了出去,逃到高顺营中。

见了吕布这模样,高顺大吃一惊,问吕布知不知道是谁造反,吕布回答说不知道,但他听出叛军说的是河内话,高顺马上断定是郝萌。

高顺立即率军到下邳平叛,杀了郝萌。

帮吕布搞定了叛徒,高顺不但未得到奖赏,吕布反而把他的“陷阵营”士兵全部夺走,给了魏续。

吕布之所以对魏续那么好,是因为他们有姻亲关系。

万万没想到,当建安三年曹操围攻下邳时,正是这个魏续,与吕布另外两个部下侯成、宋宪背叛吕布,绑了吕布的重要谋士陈宫投降曹操,导致吕布一败涂地,不过这是后话。

被吕布夺走士兵、成为光杆司令后,高顺还真像他的名字一样,忍耐,顺从,毫无怨言。

好在,吕布虽然在这件事上的表现非常愚蠢,更像是一个心智不健全的人才做得出来的事情,但他也知道魏续是个草包,关键时刻靠他是靠不住的,所以要打仗的时候,他赶紧让魏续把“陷阵营”和兵符还给吕布。

若是换了其他人,遭到领导如此对待,除了失望恐怕还是失望,然后就是拍屁股走人,就像背叛吕布的其他将领一样。

然而高顺想都没那么想过,他对吕布的忠诚始终如一,不因任何因素而有半点褪色。

吕布败落之必然:最厉害最忠诚的部将,都不被他重用! - 3

04

不但如此,之后高顺对于吕布,依然像护犊子的母牛对待牛犊子,比如——

公元197年(建安二年),琅邪相萧建在莒城保城自守,吕布便写信给他,压力之下,萧建害怕了,马上派主簿去给吕布进贡。

萧建进贡的贡品里,包括五匹好马。

没想到贡品还没发出,萧建就被臧霸击破,辎重也被臧霸夺走,包括萧建承诺进贡吕布的那五匹好马。

那时候,屯于开阳一带的臧霸还不是吕布的健将,自为一方霸主,尽管如此,他还是答应将萧建的辎重,分一部分给吕布,没想到还没来得及送到,吕布就等不及了,决定亲自上门索取。

高顺知道后,赶紧劝他:“将军躬杀董卓,威震夷狄,端坐顾盼,远近自然畏服,不宜轻自出军;如或不捷,损名非小。”

大意是说,将军你可是亲自斩杀董卓的大英雄啊,你威震天下,声名远扬啊,你是什么身份啊,你这种身份的人,居然亲自上门去要一点财货,他给了还好,他若是不给,不是有损威名,令天下人耻笑吗?

在高顺看来,这事事关吕布的威望,非同小可,吕布却听不进去,也许在他看来,干大事者就应该不拘小节吧,于是他去了。

果然如高顺所言,此时的臧霸当之前的承诺是放了个屁,不但不与吕布分羹,还将城门紧闭,将吕布拒之城外,吕布下令攻城,却又攻不进去,最后无功而返。

为了一点财物而落得如此结局,吕布丢的,不仅仅是自己的脸,是格局。

格局如此之小,谁还看得起你?

至于之后臧霸又是如何与吕布走到一起,成为吕布八健将之一的,有关史料语焉不详,仅有一句“霸后复与布和”。

吕布败落之必然:最厉害最忠诚的部将,都不被他重用! - 4

05

司马光在《传家集》里说,陈登、高顺皆有过人之才,两人都在吕布手下做事,可是后来,陈登认清了吕布的真面目,对他的为人深恶痛绝,“思有以报之”。

如何“报答”吕布呢?陈登先是与其父陈珪合作,设法解除了吕布与袁术之间的联姻,削弱了吕布的力量,然后趁出使许都之机出卖吕布,向曹操献破吕布之计,义无反顾地背叛了吕布,被曹操任命为广陵太守。

与陈登相比,高顺更了解吕布的为人,应该比陈登有更清醒的认识:跟着这种人混,是没有前途的,因为他自己都不会有前途。

然而,正如司马光所说的那样,看清了吕布真面目的陈登都已经输心魏祖(指曹操)了,同样看清了吕布真面目的高顺,却依然“尽力于布”,最后成了他的陪葬品。

于是问题来了:陈登与高顺,哪个贤?

司马光在发了一大通议论之后,得出结论:(高顺)其才虽美,未能及登,以兹观之,优劣见焉。

要我说,这是愚忠。

这种愚忠,一直伴随始终,直到建安三年,才随着吕布的败亡而结束。

实际上,建安三年是吕布成绩比较好的一年。

据《汉末英雄记》和《资治通鉴》,那年春,吕布再次反叛朝廷与袁术沆瀣一气,派人带着金子到河内郡买马,不料途中碰到刘备的军队,把人家买马的钱抢了。

吕布大怒,把高顺和北地太守张辽叫来:刘备那个大耳贼,居然敢抢老子的钱,你们说怎么办?

除了收拾他一顿,还能怎么办?

高顺和张辽,立即率军赶到刘备所在的沛城,曹操急忙遣骁将夏侯惇去救刘备,但“为顺等所败”,夏侯惇还被射瞎一只眼睛,成了独眼龙,从此得了个“盲夏侯”的绰号。

刘备还算不错,坚持到了九月,但沛城最终还是没守住,被高顺等人攻破,还俘虏了刘备的妻儿,刘备则只身逃走,投了曹操。

这一“优异成绩”,也给吕布带来了灭顶之灾。

为了给夏侯惇报仇(曹操与夏侯惇的关系,非同一般),曹操决定亲自去收拾吕布。

两军交战,吕布连吃三个败仗,只好龟缩在下邳城里,坚守不出。

围攻了整整三个月,曹操也是差点拿吕布没办法,最后决水围城,加上被围日久,吕布军已是上下离心,部下侯成、宋宪、魏续又同时反叛,绑了吕布最重要的谋士陈宫投降。

吕布见大势已去,先是令左右把他的首级交给曹操,左右不忍,他才不得已下城投降,最后因刘备一句话而被曹操吊死。

吕布投降后,张辽随后也领兵降了曹操。

然而,直到那时,高顺对吕布的忠心依旧未改分毫,拒不投降,与同样拒不投降的陈宫,一同被曹操处死。

忠心使人感动,但千万别变成愚忠,否则留给人们的,就不是感动了。

转载声明: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今日澳洲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content@sydneytoday.com。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info@sydneytoday.com 商业合作: business@sydneytoday.com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