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6月16日 7.9°C-8.9°C
澳元 : 人民币=4.79
霍巴特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起床手指握不拢,一定得了类风湿?医生:谣言!注意3类行为即可

2021-10-11 来源: 百度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有不少朋友,特别是中老年人,经常一觉睡醒,会感觉自己的某一根或者两根手指总觉得麻木,好像不听大脑使唤一样。一开始可能觉得是保暖没做好,但手放在被子里,这种感觉仍然会出现。如果询问周围的朋友,大多数会说你这个是类风湿,要赶紧治。一时间,也搞得不少人人心惶惶,担惊受怕。

那么,起床手指握不拢,真的就是类风湿吗?其实就这种情况,医学上也有专门的解释,称其为“晨僵”,而是否可以被定性为类风湿,当然也需要根据晨僵的类型来决定。

起床手指握不拢,一定得了类风湿?医生:谣言!注意3类行为即可 - 1

01起床手指握不拢,什么程度的“晨僵”,才可能是类风湿?

我们先来看看晨僵的原理:

之所以会出现晨僵,大多是因为肌肉,韧带,筋膜之间出现了紧张感和僵硬感,长时间血液不流畅,麻痹了其中的神经所造成的。

而类风湿症状,的确会造成晨僵的情况存在,但因为类风湿本身疾病持续性的缘故,往往晨僵的持续时间会超过30分钟。

换句话说,如果您每天晨僵的时间没有超过30分钟,大概率说明并不是类风湿所导致的。

说到这里,可能有些朋友会疑惑,既然不是类风湿导致的,为啥我总是出现晨僵,别人却不会?

起床手指握不拢,一定得了类风湿?医生:谣言!注意3类行为即可 - 2

02为啥只有你出现晨僵?医生教你找3个错误行为

行为一:是不是平时睡觉姿势太“奇葩”了?

没错,睡觉的姿势,也是造成晨僵的主要原因之一,上文有提到过,晨僵大多数因为血液在肌肉,韧带,筋膜之间长期流通不畅,麻痹了神经所形成的。

如果我们在睡眠的姿势过于“奇葩”,以至于总是让自己的身体将自己的手臂,手指等压住,在长达八个小时的睡眠之后,血液不畅而麻木的情况,自然也就会出现,相信很多朋友也经历过,其实这就是最普通的晨僵现象。

行为二:可能是平时有些缺钙

缺钙的原因也同样不能忽略,如果钙质流失超过10%,骨骼的质量也就会因此下降,而肌腱和骨骼的部位也是连接在一起的,骨骼的质量下降,肌肉磨损的情况也会加重。

也正是因为如此,大多数骨质疏松患者,大多都会有早上起来,手指僵硬,肿胀的感觉,但大多也不会持续太久,在一定的活动时间后也能够恢复正常。

起床手指握不拢,一定得了类风湿?医生:谣言!注意3类行为即可 - 3

行为三:平日里用手过多

特别是对于一些文职工作人员来说,经常用手,手腕处的肌腱和经络频繁运转,磨损得也就相对严重,而在手腕运动的过程中,过多的血液也会聚集到手腕带来压迫,久而久之,晨僵一类的麻木感也会因此而显现。

由此可见,如果晨僵长期超过30分钟,往往就有类风湿的可能性,建议前往医院进行详细的检查和治疗。

而一些短时间的晨僵症状,大多是因为一些不良习惯和身体营养摄入不足所导致的,在平日里注意矫正,全面营养摄入,也大多可以得到缓解。如果您在起床的过程中,不幸真地出现了晨僵的症状,学会相应的应急处理缓解的办法,也非常重要。

起床手指握不拢,一定得了类风湿?医生:谣言!注意3类行为即可 - 4

03如果出现晨僵的情况,如何快速的进行应急缓解?

方法一:简单的做一做“手指操”

上文我们有提到过,短时间的晨僵,往往可以通过活动而缓解,手指操就是最有效的活动方法之一,通过对手指的舒展,来达到拉直经络,刺激肌肉,去除麻木状态的目的。

详细的操作方法:如果出现手指肿胀之类的晨僵情况,先将五指握拳,然后分别用力的将四个手指依次张开,一般重复三到五次,就可以起到不错的舒缓效果。

方法二:适当进行“夹脊”的动作

手指肿胀,出现晨僵的原因,多出于血液循环不畅,适当的活动脊椎和脖颈处的总血管,对于这种麻木情况也能起到不错的缓解效果。

详细的操作方法:可以先找一把椅子,然后屁股坐在椅子前三分之一的位置,两只手放在身后支撑身体,将整个身体向上拱起,用肩膀向后方夹,尽可能用力,然后放松,反复10次,能够起到非常显著的收益。

起床手指握不拢,一定得了类风湿?医生:谣言!注意3类行为即可 - 5

就早晨起床,手指肿胀这一现象而言,其实大多数朋友并不用太过于紧张,基本上所有人都出现过这种短暂的现象。而类似的晨僵表现,如果预示着类风湿,也是存在门槛和标准的。文中的数据希望能够给予各位参考,如果睡醒了晨僵,也请大家不用惊慌,学着多活动活动,动动手指,夹一夹脊背,或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转载声明: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今日澳洲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content@sydneytoday.com。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info@sydneytoday.com 商业合作: business@sydneytoday.com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