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6月29日 11.8°C-13.5°C
澳元 : 人民币=4.86
霍巴特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2021年了,微博还抓得住年轻人的心吗?

2021-11-22 来源: 36氪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成立已12年的微博再次腾起了资本的水花。11月18日,微博通过港交所的上市聆讯,成功完成赴港二次上市。

作为孵化自新浪的社交平台,微博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代表。

今年3月新浪正式从纳斯达克退市,结束了21年的上市生涯。但其内部孵化的子公司“微博”则越走越顺,截至当前市值近百亿美金,是新浪退市时市值的近4倍。

而如今微博还更进一步完成了港交所的二次上市。

不过作为成立已12年的社交平台,微博也不再“年轻”,随着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的崛起,微博还抓得住年轻人的心吗?

微博VS抖音快手,胜算几何?

据老虎ESOP查询,微博在今年3季度实现营业收入6.07亿美元,同比大涨30%,高于市场预期。运营利润达到了2.13亿美元,同比增长32%,实现归属于股东的净利润1.82亿美元。

另外截至到3季度末,微博月活跃用户达到了5.73亿,日活跃用户达到2.48亿,日活跃用户规模同比净增2300万。

对于问世12年、上市7年的微博来说,仍可以实现如此规模的高增长实属不易。

随着近几年短视频行业的大红大紫,已进入稳定发展期的微博确实在风头上被压了一头。

但细较之下,短视频行业经过几年的高速发展似乎也即将进入了稳定期,例如快手2021年上半年月活用户仅增长了6%,而另一短视频巨头抖音最近也被爆出了用户增长乏力、收入停止增长的问题。

而且老虎ESOP发现,在横向对比之下,微博的用户数据表现并未逊色于仍处于风口上的短视频行业。

以微博、快手为例进行横向对比,2021年上半年微博月活用户量为5.66亿,平均日活用户数为2.46亿,而同期快手月活用户数为5.13亿,平均日活用户为2.94亿。

要知道微博平台已经问世了12年,面对如今正在风口上的快手,月活用户量仍稳压其一头。

但并不是说微博就此可以高枕无忧了,其目前面临的最大难题可能是财务数据方面的增长潜力问题,而且这一问题早在两年前就已暴露出来。

微博此前曾长期保持着超高的财务增长速度,2018年还拿出了营收同比增长49%、经营利润同比增长52%的好成绩。

但2019年、2020年微博的营收却突然停滞了下来,并未有明显增长,而且与快手的差距越来越大。

2017年微博的营收规模与快手大致相等,微博为75亿元,快手为83亿元。但此后几年快手开启了大规模扩张时代,2018年营收增长143%,2019年增长93%,2020年营收增长50%,并彻底把微博甩在了身后。

这背后则反映着不同社交赛道下不同的用户习惯。

虽然目前微博与快手的月活用户体量相当,微博甚至优势更大一些,但由于短视频平台的用户粘性更大,用户的留存时长表现可能会更优。

老虎ESOP发现,2021年上半年快手日活用户的日均使用时长达到了103.1分钟,也就是说快手的常用用户每天刷短视频的时间将近两个小时。

微博并未披露出其用户平均使用时长,但其在月活用户高于快手的基础上,日活用户却落后于快手,由此可以判断出,微博的用户粘性度可能与快手还有一些距离。

不过2021年,也是微博“重新开始”的一年。

今年前三季度微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9%,一扫过去两年的营收颓势,营业利润更是一举增长了58%,打破了市场预期,这也证明着微博这位老江湖仍然在保持上升。

微博始终站在“热点”中央

不同于短视频,微博最大的护城河还是在“热点”这件事上。

今年3月,微博CEO王高飞曾表示2021年将通过热点事件吸引用户进入微博,再通过社交关系提升消费频次,通过视频号提升留存能力。

“热点事件+传播”构建出了微博的核心竞争逻辑,也是微博无法被短视频取代的关键。当前短视频平台更注重娱乐性,再加上视频作品创作门槛高,用户的创作积极性较低,在信息转发二次传播的效果上并不能与微博相提并论。

目前微博依然是大部分热点事件的消息源头。

据克劳锐指数研究院发布的《2021五大平台KOL粉丝分析研究报告》显示,在微博、抖音、快手、B站、小红书五大平台中,微博用户更习惯高频分享,内容创作量远高于其他平台,2020年微博KOL的月均发文量是五大平台里最多的,达到204.8条。

在用户高参与度的加持下,微博的热点传播效果无出其右。

2021年上半年,微博热搜“爆词”了70次,其中泛社会爆词27个,占据了39%的热词比例。神州飞船、高考试题、袁隆平、东京奥运会以及一些列明星热点事件等社会话题在微博上引起了广泛的传播与讨论。

值得注意的是,微博不仅抓住了社会热点的传播关键,也同样没丢失掉年轻用户群体。

2021年6月,微博热搜用户中19⾄29岁⽤户占据了76%,这代表着微博并未丢失掉互联网娱乐的最核心用户,仍然保持着用户年轻化的状态。

据“深燃”报道,相比两三年前,微博虽面临小红书、抖音、B站对广告的分流。但商家品牌要保持热度,持续的微博投放依然必不可少。

对于近90%的营收都依靠广告营销的微博来说,在高体量用户与高传播度的加持下,微博的内在增长逻辑并未改变。

累计股权激励规模达5000万股

在10余年的运营里程中,股权激励始终是微博吸引人才的关键,而且微博还是少有的以“产品研发”人员为股权激励主要对象的企业,2020年微博发生在产品研发员工身上的股权激励费用比例近50%。

2010年,微博曾采纳了一期股权激励计划,该计划的上限规模为3500万股。

2014年,微博通过了“2014年股权激励计划”,该计划替代了2010年股权激励计划,并将2010年计划下已预留但未发行的股份进行了合并。

据聆讯信息显示,2014年股权激励计划设定时的最高可发行总数达到了564.79万股。

另外老虎ESOP发现,2015年1月1日微博按照2014年12月31日的已发行股份总额的10%为数量,增加了2014年股权激励计划下的股份奖励规模,增加数量达到了2036.58万股。

该股权激励计划主要采用期权与RSU的激励方式。

截至2021年9月30日,该计划下有39.48万份期权及688.67万份限制性股份单位已授出且未行使。

老虎ESOP发现,微博的股权激励主要以研发人员为激励对象。

2021年了,微博还抓得住年轻人的心吗? - 1

以2020年的股权激励为例,当年“产品开发”人员占据的股权激励费用达到了2862.8万美元,占据了当年度股权激励费用的46.71%。

总结

在短视频时代下,微博凭借着差异化的产品属性持续着自己的增长逻辑,而港交所的二次上市似乎是微博重新定义下一个发展阶段的关键节点,未来微博的路会怎么走,我们拭目以待。

本文数据来源于微博公告、Wind、深燃等。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老虎ESOP股权激励”(ID:TigerESOP),作者:侯玉坤,36氪经授权发布。

转载声明: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今日澳洲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content@sydneytoday.com。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info@sydneytoday.com 商业合作: business@sydneytoday.com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