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6月27日 3.9°C-7.3°C
澳元 : 人民币=4.83
霍巴特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为投身于科学的女性:没她不科学

2021-12-07 来源: 网易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近日,在欧莱雅联合承办的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首届“她论坛”上,95岁中科院院士、中国首个女天文台台长叶叔华在以一则振奋人心的英文演讲鼓励女性打破“玻璃天花板”,以行动争取男女平等:“如果你想要获得平等,你必须为之奋斗,你要展现你的能力,要努力工作,兢兢业业,只要我们女性努力做到更好,女性的地位也会越来越高。”

在这份激情鼓舞背后,是包括女性科研人员在内的职业女性,在工作中仍然需要面对种种不平等的现实。欧莱雅基金会执行副总裁Alexandra Palt表示:“即使变化已经发生,但‘玻璃天花板’在研究和创新方面也还具有不可思议的阻力。”

为投身于科学的女性:没她不科学 - 1

欧莱雅基金会执行副总裁Alexandra Palt

新冠疫情及伴随而来的出行限制并没能缩小男性与女性科学家之间的差距。即使是从事科研的女性也无法逃避额外的育儿责任。有调查发现,疫情期间女性科学家用于科研的时间的下降幅度比男性同行高了5%,而对于至少有一个5岁以内幼儿的女性来说,她们科研时间的减少幅度高达17%,这些女性研究人员将永远无法找回失去的时间。

“有孩子及处于职业生涯早期阶段的女性科学家受疫情影响最为严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自然科学总署助理主任Shamila Nair-Bedouelle说道,“世界需要科学,科学需要女性。”

因此,支持科学领域的女性变得前所未有的重要。不仅要鼓励其他女性加入科学领域,还要明确女性可以成为这个领域的领导者——如今这些并非大多数人的首选。“我们必须非常清楚,差别对待、性别歧视和偏见是存在的。”Alexandra Palt说,“这种偏见并不总是刻意发生,但它确实存在,因此我们需要做很多工作来改变科学领域的现状。”

为投身于科学的女性:没她不科学 - 2

第20届世界杰出女科学家成就奖颁奖典礼

几十年来,欧莱雅一直致力于这项工作。自1998年起,欧莱雅基金会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每年都会颁发世界杰出女科学家成就奖,以表彰全球五位杰出女性研究人员的科学成就。自该奖项设立以来,共有122位获奖者获此殊荣,其中包含7名中国科学家,她们分别是李方华教授、叶玉茹教授、任咏华教授、谢毅教授、张弥曼教授,现任全国妇联副主席的陈化兰教授以及今年获奖的胡海岚教授。

为投身于科学的女性:没她不科学 - 3

2021年第24届世界杰出女科学家成就奖

及2015年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获奖人

浙江大学神经科学中心教授、执行主任胡海岚教授

该项目还在110个国家及地区资助和表彰了3800余名才华横溢的年轻女科学家、博士候选人和博士后科研人员。作为该项目在中国的延展,为了向更多不同科研成就和年龄梯队的女性科研工作者,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激励和扶持,欧莱雅在中国携手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正式在中国设立“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17年来共表彰了164位青年女性科学家。

由于疫情影响,最近两届线下颁奖典礼被迫取消。于是,今年欧莱雅基金会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决定以一种不同的方式来表彰这些女性——举办首届线上2021“为投身于科学的女性”国际盛典。

为投身于科学的女性:没她不科学 - 4

首届线上“为投身于科学的女性”国际盛典

2021“为投身于科学的女性”国际盛典将汇集Ted风格的演讲、一对一访谈、辩论和小组讨论等形式,内容将围绕女性科学家们的杰出科研成就展开,探讨如何冲破阻碍,推动世界包容性发展。而在疫情动态不仅限制长途旅行,更成为许多人日常工作出行的重要参考指标的当下,本次小组讨论中关于“面向未来的公正健康解决方案”的内容备受关注。

为投身于科学的女性:没她不科学 - 5

Alexandra Palt认为,长期以来,医疗解决方案和健康研究在人们看来都是中立或公正的,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在过去的30年里,许多研究人员发现其中也存在着偏见,这主要是因为很多人持有“女性要比男性弱小”的成见。的确,在治疗、诊断和症状方面男女均存在差异,这一点显然没有被一些人考虑在内。随着数字技术革命到来,新的偏见或将产生,同时也带来了更多新的机遇。

因此,Alexandra Palt与一些的演讲者参与圆桌会议,一同讨论面向未来的公正健康解决方案。他们分别是奥斯陆大学新学院国际事务教授、“健康的政治决定因素”团体联合总监Sakiko Fukuda-Parr女士,国际腹泻病研究中心传染病部粘膜免疫学和疫苗学部高级科学家兼负责人Firdausi Qadri教授,开心生活科技全球创新医疗保健解决方案副总裁Mei Yang女士,以及爱丁堡大学妇科和生殖科学教授、骨盆疼痛和子宫内膜异位症EXPPECT中心联合总监Andrew Horne教授。

为投身于科学的女性:没她不科学 - 6

Andrew Horne 教授首先表明,关于女性健康的问题已经引发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企业创始人们开始关心和确保将资金分配到有关女性健康问题的项目上。在美国,子宫内膜异位症像糖尿病一样在女性群体中十分常见,但与只影响女性群体的子宫内膜异位症相比,糖尿病因为对于两性都有影响,接受到的投资规模是子宫内膜异位症的35倍。子宫内膜异位症被一些人视为‘不能被谈论的女性疾病’,这使得它几乎成了一种隐形病,让很多女性患者忍痛难言。我们很高兴地看到,英国在过去的 5 年里已经有了更多针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投资,然而当我们将它与哮喘等流行病进行比较时,子宫内膜异位症所占的投资比例仍然是很小的。”Andrew Horne 教授表示,“我们真正需要做的是采用数字手段收集大量有关患者症状的数据,以便开发出我们自己的算法和识别模式来诊断患者的病情。因为很多女性患者希望尽量减少去医院的次数,我们可以使用手机应用程序、可穿戴技术、智能手表等手段帮助她们收集相关数据,并在临床护理以及新疗法的试验等方面利用数字技术进行改善。”

为投身于科学的女性:没她不科学 - 7

谈及数字化健康系统究竟该如何实现,Firdausi Qadri 教授以孟加拉国为例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我们使用的管理信息系统(MIS)在过去10到15 年间经受住了实践的考验,现在我们又有了地区医疗信息系统(DHIS2),无论霍乱、伤寒或是目前最受瞩目的新冠病毒肆虐之时,我们都需要通过数字化系统来了解全国各地正在发生的疫情。当然,眼下这些系统并没有被推广到孟加拉国最外围的医疗机构,比如社区卫生诊所,我们的目标是让每个诊所都接入互联网,让社区卫生工作者们收集到最底层的患者数据,并通过模拟机器人将获取到的数据上传到系统中。此外,我们还开始建立远程医疗体系,在过去两年中这一服务被大量使用,人们越来越习惯于使用手机应用程序来获得自己所需的家庭医疗方案。”

再看中国,Mei Yang女士所在的数据科技公司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深度学习等前沿技术,开发了多个改善医疗保健服务的数字系统。“我们会从电子病历中找寻病人、招募患者,帮助医疗机构展开研究,或者灵活使用算法和建模来预测哪些人是和研究最相关的目标人群,并找到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我认为这些技术在医疗领域都是非常强大的工具,可以提高研究效率,也可以帮助研究人员和制药公司更快地开发药物,更有效地为患者提供服务。”Mei Yang女士强调,能否让患者负担得起这些昂贵的服务也是值得关注的一点,“如何使药物开发更高效、更便宜,使患者能够用得起新药,尤其是相比男性而言拥有资源更少的女性,对于全世界都是重要议题,对于改善女性健康也将是巨大的贡献。此外,保护患者的隐私始终是我们的首要任务,但更大的挑战或风险是关于数据质量的。尤其是在中国,研究的数据质量是至关重要的,它将决定研究的水平高低。”

Firdausi Qadri 教授同样提出,女性在为各项数字化服务提供健康数据时必须感到安全,确保她们的隐私没有被非法利用,这就需要提高女性的数字化素养。“当我谈论这个议题时,我指的不是城市中受教育程度更高的女性,而是孟加拉国一亿五千万无法接触到数字医疗的人。她们可能很早就结婚了,甚至连自己的电话都没有,因此女性首先需要知道什么是自己应有的权利,她们提供的数据质量才会有所提高。”

Sakiko Fukuda-Parr女士则认为,相关机构应该开发出专门解决女性问题的特定技术。“我认为就像在许多两性不平等的领域一样,人们必须着眼于结构性问题,以便找到克服这些不平等的长期可持续解决方案,并降低这些新技术可能扩大不平等的风险,避免存在性别差异的情况。我记得全球持有移动电话的人数男女比例差距约为18%,因此我们需要超越健康的范畴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它们牵涉到性别、社会经济和种族等方面,甚至可能是由国家发展之间的不均衡而引起的。目前这其中仍存在监管真空,也缺乏问责制度。私营企业在这些创新方面的确做得非常出色,但它们响应的是市场机会,而不是以社会或公共事务为优先事项。我认为政府需要更积极地干预和投资那些被忽视的领域,解决基础设施问题,让数字化医疗更适应女性的需求。”

Alexandra Palt对这一观点表示赞同,她总结说,“提高意识、普及教育也是基金会和公共政策可以发挥作用的领域,我们应当致力于提高更多人的数字素养,让女性也从中受益。”

为投身于科学的女性:没她不科学 - 8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研究发现,过去女性仅占研究人员的四分之一,而如今这一数字已经达到了三分之一。在某些国家和地区,从事生命科学工作的女性在人数上已经实现了平等。“从数字和意识上看,进步正在发生。”Alexandra Palt说道,“现在,我们需要看到‘玻璃天花板’被打破,让女性达到她们应有的水平。”

本届“为投身于科学的女性”国际盛典正提供了这种认可,同时也揭露了目前存在的问题。“通过这个活动,我们的目的是创造意识、创造激情,并鼓励下一代。”Alexandra Palt表示,“因为要求改变的压力将来自整个社会,而不仅仅来自我们自己。”

为投身于科学的女性:没她不科学 - 9

线上2021“为投身于科学的女性”国际盛典

为投身于科学的女性:没她不科学 - 9

监制 / Denise Suen编辑 / Lesley撰文 / Ellen美术 / 80jiang

转载声明: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今日澳洲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content@sydneytoday.com。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info@sydneytoday.com 商业合作: business@sydneytoday.com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