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6月02日 3.9°C-6.2°C
澳元 : 人民币=4.83
霍巴特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弃婴三姐妹分别被美国三个家庭收养,长大以后决定回国寻亲

2021-12-28 来源: 搜狐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文 | 米粒妈

寻根,是我们每个人小时候都曾产生过的疑问。在年纪尚不能理解男女结合的概念时,家长通常会告诉咱们:“你是垃圾桶捡来的。”

米粒妈小时候也有过这样的疑问,那时候我问米粒姥姥:“我是怎么来的?”

米粒姥姥说:“有一天我做了个梦,你说你在天上选好了妈妈,要做我的女儿。等我醒来,你就真的在我的肚子里了。”

很长时间我都信以为真,觉得母女间天赐的链接妙不可言。

后来跟同学讨论起这事儿,才知道好几个同学都被告知自己是垃圾桶捡的……

现在就更高科技了,不是流行一种说法吗?说:“你是充话费赠送的。”

但终有一天,我们会理解我们的来历,也才能停止追问。

Netflix 在今年新出了一部纪录片《找寻》(Found),记录了三个被美国家庭收养的中国小孩,通过 My China Roots(中华家脉)这个组织远赴中国寻根的故事。

弃婴三姐妹分别被美国三个家庭收养,长大以后决定回国寻亲 - 1

这三个女孩子真的是被原生家庭放在纸箱里遗弃的,她们被过路的人发现,送到福利院,度过她们的幼年时光。然后各自被美国家庭收养,远赴大洋彼岸,开启各自的人生。

“垃圾桶捡的”、“充话费赠的”,在咱们儿时调侃的玩笑话,是她们此生永远的隐痛。在三个女孩已经亭亭玉立,操着一口正宗的美音茁壮成长后,她们依然不停地追问着自己的来历。

弃养和领养,一直是一个很隐秘的话题。但是片中的三个孩子,因为自己的肤色跟身边人不同,养父母也很早就毫无保留地告诉她们真相。

这部片温情中充满了力量,虽然女孩们从出生就注定远离亲情,但她们也幸运地获得了另一种更加珍贵的亲情。

弃婴三姐妹分别被美国三个家庭收养,长大以后决定回国寻亲 - 2

寻根

纪录片围绕着Chloe、Sadie、Lily三个女孩展开,连接她们的是一次来自“23 and Me”(一家上市个人基因组和生物技术公司)的基因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她们是有着血缘关系的近亲。

她们通过视频通话开始了联络,三个人像好朋友一样谈天说地,最重要的是,她们懂彼此,这比什么都更能拉近距离。

弃婴三姐妹分别被美国三个家庭收养,长大以后决定回国寻亲 - 3

她们有着共同的感受,亚洲的面孔让她们感到孤独,对亲生父母的疑问、弃养的原因,使她们的内心始终无法真正安宁。

Chloe就遭遇过校园冷暴力。她是一个很开朗的孩子。但在学校里,同学们竟然因为她是被亲生父母遗弃的,就以此作为理由不跟她玩。

弃婴三姐妹分别被美国三个家庭收养,长大以后决定回国寻亲 - 4

谈起这个,本来还开朗地笑着的Chloe就忍不住哭了起来。这也使她陷入挣扎,对是否回国寻亲摇摆不定。

另外两个孩子,则完全没有迟疑,她们非常想追寻自己的身世,这种迫切的心情非常强烈。

看到这,很多人都会产生一个疑问,那就是:她们为什么非要寻亲?

她们在美国明明生活得很不错,整个人从里到外都是西化的,也不会中文,没去过中国,为什么还要去寻根?

她们明知道自己的亲生父母所处的是最贫瘠的广州农村,那环境即使寻到了亲,也是自己无法适应的水土。

决定寻亲后,三个孩子联系上了My China Roots(中华家脉)研究人员刘好,这个女孩也曾差点被弃养,还好她的祖父母坚持留下了她。

弃婴三姐妹分别被美国三个家庭收养,长大以后决定回国寻亲 - 5

这么多年过去,她和父亲的关系一直没有缓和。

而她自己则选择了这样一份职业:通过联系福利院、警察局,在各大媒体刊登广告,给疑似血亲的家庭成员做基因比对,牵线搭桥,尝试为他们寻亲。

她的一句话,给大家的那个疑问一个很好的解释。刘好说:“当一个人对自己的出身,对家族历史有所了解时,这个人便能找到内心的平静。”

弃婴三姐妹分别被美国三个家庭收养,长大以后决定回国寻亲 - 6

这里面所说的“平静”,应该就是一种归属感。飘零在异国他乡,那种对根的追问,应该就是孩子们明知道自己是被抛弃的,依然想要寻找的理由。

就像后面寻亲过程中,Sadie描述三个女孩的友情时说:“我们是一样的,很多东西不用说,她们就懂。”

弃婴三姐妹分别被美国三个家庭收养,长大以后决定回国寻亲 - 7

幸运的是有人收留

让米粒妈印象深刻的是Lily的养母,她非常尊重孩子。当后来刘好通过基因匹配,在广州农村找到了可能是Lily亲生父母的人,并拿来了视频时,Lily却没有勇气看。

她纠结再三,终于问身边的养母:“我看吗?”

养母非常耐心地说:“这得你自己决定,亲爱的。”

弃婴三姐妹分别被美国三个家庭收养,长大以后决定回国寻亲 - 8

在这部片中,养父母们完全没有阻止孩子们寻亲的意思,更多的是平等和尊重。这种教育氛围非常棒。

你不寻亲,好,那咱们继续咱们的生活。你决定寻亲,也好,我陪你去中国走一趟。

在这平淡如水的中立态度中,有着一种如山般厚重的养育的自信。

在这几个家庭中,养父母将孩子抚养长大,他们给予过孩子爱和温暖,当孩子们想放飞,想寻根的时候,她们坦然接受。

刘好大费周折找到的几对疑似孩子父母的家庭,他们由于计划生育缴不起罚款等原因决定抛弃孩子,而一提到孩子还是无法抑制内心的难受,在刘好面前哭了好几次。

弃婴三姐妹分别被美国三个家庭收养,长大以后决定回国寻亲 - 9

但遗憾的是,通过基因比对,这几个人都没有跟三个孩子匹配成功,她们没有找到自己的亲生父母。

带着遗憾,她们跟随刘好来到了广州的一家福利院。这里是 Chloe、Sadie 和 Lily 被领养前生活过的地方。

她们见到当初照顾过自己的福利院阿姨,并且惊奇地发现,阿姨竟然记得她们三个,而且对她们小时候的很多细节、性格都记忆犹新。

弃婴三姐妹分别被美国三个家庭收养,长大以后决定回国寻亲 - 10

三个女孩非常开心,她们很难想象自己曾经在这个地方生活过。

回忆过去,阿姨们纷纷表示福利院当时的条件很艰苦。随着送来的孩子越来越多,福利院的人员和物资都跟不上消耗,就连医疗储备都严重不足。

最高峰的时候,福利院有近200个孩子,却只有两位护士。不仅无法面面俱到地照顾生病的孩子,还因为没有医生的处方而无法拿到处方药。

于是,其中一位护工阿姨在2002年的时候报考了医学院,之后福利院里所有孩子的疫苗都是这位阿姨一手接种的。

弃婴三姐妹分别被美国三个家庭收养,长大以后决定回国寻亲 - 11

负责照管的阿姨说:“每送走一个宝宝,我都会感到心痛。他们都被送往很遥远的地方,她们会有怎样的遭遇?”

后来她们一起吃了顿饭,吃着吃着,Chloe突然就哭了。她说:“阿姨了解我小时候的性格、样子,她是我当时最接近母亲形象的照顾者。”

弃婴三姐妹分别被美国三个家庭收养,长大以后决定回国寻亲 - 12

虽然没有找到亲生父母,但是在见到福利院阿姨,听她们描述自己小时候的样子后,孩子们已经不再那么想去寻亲了。因为她们已经找到了。

她们是不幸的,也是幸运的。在那个贫瘠的年代,被遗弃的女性被另一些女性收养,她们链接成为新的母女关系。

福利院的阿姨让孩子们生根,而美国的养父母让她们发芽,并长成了枝繁叶茂的样子。

而她们所寻找的“根”,就在福利院,她们心目中妈妈的样子,也已经有了形象。

弃婴三姐妹分别被美国三个家庭收养,长大以后决定回国寻亲 - 13

家人是愿意为你付出的人

中国之行,让三个孩子看到了自己的地域,看到了这片土地上,与自己长相相似的人们。

她们找到了福利院的“妈妈”,那个依然记得自己儿时模样的亲人。

最重要的是,她们认识了彼此,她们懂对方,在寻亲的过程中,成了彼此最坚实的依靠。在未来的岁月里她们不再孤单,在白皮肤黄头发的世界里,她们有彼此的搀扶。

弃婴三姐妹分别被美国三个家庭收养,长大以后决定回国寻亲 - 14

福利院里这些来自广东民间的朴实女性,甚至都不认识字。但她们毫无保留的爱,给了孩子们新生的机会。

作为一个母亲,米粒妈也深有感触。

虽然十月怀胎非常不易,经历了孕吐、没食欲、行动不便、生产的疼痛,但是真正与孩子建立感情,真的是在他出生以后。

人与人之间的情感链接并不是从怀孕起算的,而是你开始养育、开始付出,才能一点点懂得了爱是什么。

记得米粒刚出生的时候,第一眼看上去有点吓人,一点也不好看。那时候我几乎完全没有喜欢、爱的感觉,只是觉得:“原来刚出生的孩子长这样啊!”

但随着他第一次喝奶,第一次爬行,第一次叫出妈妈,我才明白了母子之间情感的链接,也是需要一点点去适应、去参与而建立的。

我想,这就是人的感情,它通过彼此的链接而产生和深化,最后变成铭刻于彼此骨血的亲情。

当孩子们回到美国的家庭,Lily的父母给她们举行了欢迎派对。妈妈依旧像平常一样亲吻她们,一切又回归了平静的日常。

弃婴三姐妹分别被美国三个家庭收养,长大以后决定回国寻亲 - 15

而她们终于获得了内心的安宁,可以坦然地面对自己不同肤色的父母。

在节目中的结尾,Sadie说了一段话:

“在我8岁时,我记得第一次看《魔法奇缘》电影。在电影中,宝宝从小就跟父母分开,她最终找回了失散多年的父母,得以幸福团聚。

我们都希望能像电影里一样,获得童话般幸福的结局。

但我得出一个领悟:也许是我寻错了家人,家人是愿意为你付出的人。她们爱护,并接受真实的我,有些事还是交给童话故事吧。”

这是孩子们寻根得到的最珍贵的领悟,三个孩子在视频电话中聊着日常,开心地笑,爱和亲情就这样平静的流淌。

其实寻亲的故事每天都在发生,这不最近微博上还有个找到生母的故事上了热搜吗:

弃婴三姐妹分别被美国三个家庭收养,长大以后决定回国寻亲 - 16

不管是怎样的原因被遗弃,不管孩子长到多大,内心对家的追寻都不会停止。孩子远远比我们想的更爱我们,在他们小小的世界里,家人就是全部。

希望所有孩子的爱,都不是单向奔赴。这一世能做亲人,是太深的缘分,愿我们和孩子,彼此不辜负。

弃婴三姐妹分别被美国三个家庭收养,长大以后决定回国寻亲 - 17

转载声明: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今日澳洲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content@sydneytoday.com。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info@sydneytoday.com 商业合作: business@sydneytoday.com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