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6月13日 1.9°C-1.9°C
澳元 : 人民币=4.82
霍巴特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美国心理学家:你的人生,只是你童年经历的“强迫性重复与轮回”

2022-01-04 来源: 腾讯网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

你相不相信,你的一辈子其实是注定好的,无论你做了什么样的努力,或者做了什么伤天害理的事情,都取决于你的人生脚本。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艾瑞克·伯恩(Eric Berne)首次提出了“人生脚本”这个心理学概念,“人生脚本”实际上指的是人类潜意识中的一种人生计划。

这种人生计划不为人们所清晰感知,而人们在生活中的一切行动,所有经历,都是在不断地推动这个“人生脚本”前进。时间只是一种客观的存在,为了完美和填充“人生脚本”的理论概念。

美国心理学家:你的人生,只是你童年经历的“强迫性重复与轮回” - 1

艾瑞克在其理论中着重强调了原生家庭、父母双亲对一个人人生的影响,他将一个人的“人生脚本”大致分为四个方面:

人类命运

从出生到青春期

可塑年代

成熟与死亡

接下来,结合艾瑞克的理论,我们将着重地介绍并重点地分析人类的命运脚本。提及人类命运脚本,不得不介绍以下几个概念:1、Parent(P);2、Adult(A);3、Chid(C)。

美国心理学家:你的人生,只是你童年经历的“强迫性重复与轮回” - 2

其中A和C代表的是一种个体的自我状态,PA与PC代表的是个体父母在情绪——行为模式中对于个体性格形成所会产生的影响。

影响一个人命运的因素都有些什么呢?有些人认为是一个人的出身,含着金汤匙出生的人,总会比其他人过得更好,拥有一个好的出身,能够少努力几十年,并且,社会阶级的差别是很难能够通过个人的努力而改变的。

还有些人认为是一个人所处的环境,环境对于个体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你长期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之中,你就会慢慢融入什么样的环境,成为什么样的人。

美国心理学家:你的人生,只是你童年经历的“强迫性重复与轮回” - 3

还有人认为是性格,一个人的性格影响了一个人的行为,并且会影响一个人的一生。从心理学的角度上来看,上述三种说法都是有一定道理的。

总的来说,一个人的出身首先决定了他的生活环境,而一个人性格的养成,离不开环境的塑造,而一个人的性格又会决定他的行为举止,继而影响到他会在生活中与什么样的人交往,累计起来,最终就决定了一个人的人生轨迹。

根据这个逻辑,得出结论决定一个人命运的实际上就是这个人的性格。那么,一个人性格的形成又是什么呢?

发展心理学经过大量的研究数据后指出,个体在6岁之前性格就已经初步形成,在今后的成长过程中,多次在其人格模式(P、A、 C)上的进行调整。

美国心理学家:你的人生,只是你童年经历的“强迫性重复与轮回” - 4

而心理学家指出,一个人的性格养成,其父母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无论是PA还是PC,都在影响着一个人的命运,这就是我们上述所提到的“人生脚本”。换言之,你的人生,只是你童年经历的“强迫性重复与轮回”。

性格是一个人的内在关系模式。Objective relation theory指出,人类任何行为的动力,都源自于寻求客体,强调环境对于个体性格的影响,并且认为PA与PC对于个体的影响是极大的且无法磨灭的。

个体在6岁之前,最重要的客体即是自己的父母。在这个年龄阶段,个体会将自己与父母的关系内化到自己的心里,成为一种内在的关系模式。

美国心理学家:你的人生,只是你童年经历的“强迫性重复与轮回” - 5

在以后的人生当中,这种内在的关系模式会影响到个体与任何人的交往。

通俗来讲,你的父母在小的时候 如何对待你,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你会如何对待你的朋友,以及你想在朋友身上获得什么。

那些小时候没有得到父母足够关爱的,生活在比较差的环境中的孩子,性格自然会自卑、孤僻、阴郁,想要这样的孩子养成积极向上的性格是很难的。

即使在成年以后脱离了原生家庭,这种影响也无法彻底消退,这类人在与人交往的时候大多会畏首畏尾,十分在意他人的眼光,甚至会阿谀奉承,做出一些损人利己事情。

美国心理学家:你的人生,只是你童年经历的“强迫性重复与轮回” - 6

这样的人在生活中、工作中都很难交到真正的朋友,也无法真正的 赢得他人的尊重。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Beverly Engel在《这不是你的错》一书中详细地介绍道,一个人如果在童年时期遭受过身体上、精神上或者感情上的虐待,那么这个人在长大之后,就会有特别强烈的羞耻感,这种影响会伴随着个人的一生。

综上所述,你的性格在6岁时就基本形成了,而你的性格会影响你的一生,因此我们说,一个人的命运,早在你的6岁之前就注定了。

- The End -

作者 | 汤米

编辑 | 不下雨

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参考资料:Bruk, A., Scholl, S. G., & Bless, H. (2018). Beautiful mess effect: Self–other differences in evaluation of showing vulnerabilit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15(2), 192-205

转载声明: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今日澳洲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content@sydneytoday.com。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info@sydneytoday.com 商业合作: business@sydneytoday.com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