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7月03日 7.9°C-8.9°C
澳元 : 人民币=4.86
霍巴特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越“嫁”越差,有谁还记得南孚电池?

2022-03-24 来源: 36氪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因为一则卖身的新闻,曾经的行业一哥南孚电池,再度引发资本市场的关注。

南孚电池卖给的是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公司,叫安德利(股票代码:603031)。2021年9月份,安德利宣布收购南孚背后的母公司亚锦科技36%股权。上月初,安德利发布公告称,继续加码对南孚母公司的控制权,将通过抛出13.5亿的定增方案,取得亚锦科技15%股权对应表决权委托,从而控制这家公司旗下唯一实际核心资产南孚电池。

越“嫁”越差,有谁还记得南孚电池? - 1

对于不少80后消费者来说,南孚电池的名字可谓是如雷贯耳。但大多数人不太了解的是:这已是它的第5次易主。这个曾连续二十几年国内销量领先的电池一哥,多年来历经坎坷,在各大外资企业手中反复被卖身,在资本市场屡屡受挫,命运堪称颠沛流离。

虽然如今光环已逝,但南孚电池曾辉煌一时。它的历史可以追溯至1954年,最初名为南平电池厂,主要生产农村日常用手电筒照明用的大号电池。它之所以能从福建南平山区享誉全国,离不开一个叫陈来茂的人。

陈来茂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化学系,1976年调入电池厂,凭借踏实肯干的精神,很快升任为厂长。当时厂内设备落后、资金短缺、人才奇缺。为了生存,陈来茂一开始采取了与大城市电池厂联营等方式,借牌加工,给厂子赢得了一线生机。1987年他借一次出国考察的机会,为南平电池厂找到了未来发展的方向,开始盘算起从国外引进一条碱性电池生产线。

越“嫁”越差,有谁还记得南孚电池? - 2

这至少需要5000万元以上的资金。于是,1988年,南平电池厂与香港华润集团百孚有限公司联姻,成立了国内电池行业的第一家合资企业,福建南平南孚电池有限公司。两年后,南孚通过利用向日本方面贷款等金融手段,最终筹到6000多万元,从日本引进了一条碱性电池生产线。

没用多久,南孚就遇到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BP机开始在中国大江南北流行,电池的需求量大增,南孚电池快速崛起。从1993年开始,南孚就成了国内销量第一的国产碱性电池,到了2003年,更是占据了国内过半市场份额。

南孚当时之所以如此火爆,离不开它的产品优势。作为国产电池,它性能比一般国产的碳性电池好,作为碱性电池,价钱又比外国电池便宜。除此,它的营销手段也极为高明。1999年,南孚签约了当年在女足世界杯上率队打进决赛的世界足球小姐的孙雯做代言人,把广告打在CCTV最黄金的新闻联播和焦点访谈时段。2002年,又推出了“聚能环”产品,并进行了大规模广告投放,凭借着“一节更比六节强”等洗脑广告词,成为妇孺皆知的品牌。

越“嫁”越差,有谁还记得南孚电池? - 3

也是在这个时段,南孚发生了一项不太为人所知的变动:1999年,在各方的撮合下,摩根斯坦利、荷兰国家投资银行等资本设立中国电池有限公司,并成为南孚电池的控股公司,中方持股51%,外方持股49%。一年以后,因股东香港百孚急需资金,出售了部分股权给摩根斯坦利,中方对南孚电池的控制权旁落。

本来摩根士丹利给南孚规划的路线是能够在海外上市,但因为短期内股东变动过于频繁,南孚电池在香港上市的愿望搁浅,于是摩根斯坦利果断选择了股权转让获利退出。

2003年,美国吉列集团收购了大摩所持的股权。而吉列旗下的金霸王,正是南孚在中国市场的直接竞争对手。旗下两个电池品牌左右手互搏,期间,南孚电池险些面临被雪藏的命运,创始人陈来茂也黯然辞职。南孚电池的上市之路也再次搁置。

又过了两年,美国宝洁收购吉列,南孚电池再度易主。换了东家的南孚,并没有迎来转机,宝洁对南孚在新型电池产品的开发、向欧美市场产品输出以及国内市场定价等方面都进行了严格的限制,南孚反而成了代加工厂。中国南孚的小股东大丰电器、中基企和甚至与宝洁甚至两度对薄公堂,起诉宝洁利用南孚的销售渠道代工、销售金霸王电池。

股票频繁变更加之内讧,可想而知,南孚的发展情况严重受阻。这一过程中,它不仅错失了国际市场,也渐渐地失去了创新活力,为后来人们普遍认为南孚不创新、产品及模式单一埋下伏笔。

2015年,鼎晖资本以5.8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南孚78.77%的股权,南孚电池终于重回中方资本手中。为了降低收购带来的债务压力,鼎晖资本开始着手推动南孚电池上市。2016年,新三板企业亚锦科技以26.4亿元的价格收购了南孚电池60%的股权,南孚电池成功借壳登陆新三板。

越“嫁”越差,有谁还记得南孚电池? - 4

资本市场,唯龙头论盛行,如南孚电池般还未上市的龙头标的并不多见。新三板显然满足不了资本的胃口,也远远不足以体现南孚电池的市场价值。2018年,亚锦科技还曾向鹏博实业增资15亿元,当时也被市场解读为其或许有意借壳上市,但最终还是不了了之。

现在,安德利的跨界收购也被市场认为,或许是南孚电池为了上市布的另外一个资本局。然而事与愿违的是,这一次,在安德利对南孚复杂的重组交易设计中,问题重重。

公开资料显示,安德利是安徽老牌百货公司,于2016年上市。上市后的头四年间,安德利的营业收入分别为15.41亿元、17.05亿元、18.03亿元及18.98亿元,分别录得净利0.46亿元、0.39亿元、0.06亿元及0.15亿。

2020年,疫情重挫百货行业,当年安德利营收共17.66亿元,亏损0.07亿元。2021年度,安德利的净利润也为负值,其中2021年发布收购亚锦科技的预案时,其净资产不过6亿元,账面资金不超过1亿元。

再看南孚电池,2018年至2020年,南孚电池营收分别为27.05亿元、28.48亿元、33.26亿元;对应净利润分别为5亿元、5.51亿元、6.43亿元。

用蛇吞象形容此次并购并不为过。交易中过程中,亚锦科技的估值变化,也是被外界关注的重点之一。根据交易公告,前期收购南孚36%份额,安德利支付了24亿;但最近这次收购15%份额时,安德利支付了13.5亿。按照这份估值,南孚电池最低价接近66亿,最高却接近100亿。

不到半年的时间内,亚锦科技的估值为何差距如此之大?在安德利的回复中,前低后高的估值,交易对手方的主要诉求是快速解决自身的流动性问题,因此在第一次交易中同意在估值上予以折让。

换句话说,就是缺钱,亚锦科技已经“揭不开锅”了。要知道,亚锦科技的实际控制人,正是大名鼎鼎的鼎晖投资的焦树阁。他曾长期出任资本市场造雨人角色,擅长的是资本运作。这或与焦树阁电池技术上并无建树,不无关系。

这次委身安德利即使成功,并完成了曲线上市,南孚电池也难说真正走到了新的起点:无论是之前的内部控制问题,还是法律诉讼问题,这些问题绝大多数都还会一直困扰南孚电池。

更重要的是南孚电池想要在技术上寻求进一步发展的计划,结局好似已经注定:3月10日,安德利召开2022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上,董事长夏柱兵对媒体表示,南孚电池目前没有向锂电转型的计划,如果南孚电池转型的话,它作为一家独立的公司,自己有投资融资的能力。上市公司的资金与南孚电池之间没有必然的关系。

这段话背后的意味很明显,作为资本运作棋手的安德利,更在乎的是南孚这头现金奶牛的不断分红抽血能力,在安德利本身就囊中羞涩的前提下,转型和增长并不是他们最擅长的方向。

而这也意味着,作为曾经的一代霸主,南孚电池未来的一段时间内,有可能仍将被限制在民用小电池赛道里,艰难探索上市的道路。对比一下与南孚电池同期的宁德时代、比亚迪、国轩等动力电池公司,这些仅仅十年前还默默无闻的电池科技新王,凭借技术和资本双翼齐飞,实现了千亿乃至万亿的价值。南孚电池如今高开低走的命运,实在令人唏嘘。

参考资料:

1.《浮沉30年,电池“霸主”南孚为什么上不了市?》,财经天下周刊

2.《南孚电池“曲线上市”背后,袁永刚的资本新局》,环球老虎财经APP

3.《直击安德利临时股东会:管理层现多项人事变动,南孚电池背景高管进驻》,每日经济新闻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商业人物”(ID:biz-leaders),作者:张霞,36氪经授权发布。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info@sydneytoday.com 商业合作: business@sydneytoday.com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