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6月30日 4.9°C-5.2°C
澳元 : 人民币=4.86
霍巴特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高热久治不愈,可能是“鹦鹉”惹的祸

2023-03-29 来源: 搜狐宠物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张先生的女儿喜欢鹦鹉,于是张先生从网上购买了3只鹦鹉饲养于家中。可惜的是,没多久鹦鹉相继死亡。看到女儿很伤心,张先生便陪着孩子一起给鹦鹉举行了“葬礼”,然后才将鹦鹉掩埋。

此后不久,张先生和爱人以及张先生的妈妈先后出现发热、乏力、咳嗽等症状。他们辗转多家医院治疗,病情却未见好转。最终通过肺部痰液二代测序检查,才确诊为“鹦鹉热衣原体肺炎”。此病的传染源正是相继死亡的3只鹦鹉。给予针对性的药物治疗后,高热很快得到了控制,症状缓解。

饲养一只可爱的小鸟,可以给孩子及全家带来欢乐,也有助于培养孩子的爱心,但张先生没想到的是,竟然会将全家人置于危险之中。鹦鹉生病,主人没有警惕,还和孩子一起为鹦鹉举行“葬礼”,接触到病死的鹦鹉。

鹦鹉热衣原体肺炎属于临床少见病例。如果将鹦鹉饲养在房间里,接触生病鹦鹉的排泄物后,就可能被感染。重症鹦鹉热衣原体肺炎可危及生命。

鹦鹉热到底是一种什么疾病?

和鹦鹉有什么关系?

是养鹦鹉就会得的病么?

带着这些困惑,

我们一起了解一下吧。

0

1

什么是「鹦鹉热」

鹦鹉热又称鸟热,是“鹦鹉热衣原体”所引起的,是人类、鸟类及一些哺乳动物均易感的自然疫源性衣原体病,这些衣原体主要在多种鸟类之间传播和感染,偶然由带菌动物传染给人,也是典型的动物源性传染病;最初发现本病多见于玩赏鹦鹉者,故命名为鹦鹉热。

0

2

「鹦鹉热」常见有那些症状

鹦鹉热衣原体潜伏期约为1~2周,长者可至45天。可缓慢起病,体温在3~4天或更长时间内逐渐升高,高热、寒战,伴相对缓脉。

剧烈的头痛和全身肌肉疼痛也是是常见的症状。感染约1周后会出现咳嗽,咳黏液或血性痰。病情严重者可出现呼吸困难、发绀、烦躁、谵妄、木僵、昏迷等。

亦有部分患者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恢复期可发生血栓性静脉炎,有时发生晚期并发症肺梗死,甚至可造成患者死亡。

0

3

「鹦鹉热」如何传播的

鹦鹉热很少直接在人与人之间传播,是典型的动物源性传染病,其主要的传染来源为排菌禽鸟及其分泌排泄物,主要通过以下三种传播途径:

①呼吸道吸入混有病原体的颗粒物或感染性气溶胶;

②直接接触排菌禽鸟及其分泌排泄物等;

③经破损皮肤或粘膜等途径感染。

0

4

「鹦鹉热」应该如何治疗

患者一般应隔离治疗,以防经呼吸道传播。人类鹦鹉热最好用四环素类药物多西环素和米诺环素治疗。这类药物推荐剂量较低且不良反应小,是常用的治疗药物。

多数患者治疗48h后发热症状消退,为了避免复发,疗程至少持续21天。

而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如阿奇霉素等)是不能使用四环素类的患者的最佳替代药物,更适用于儿童和孕妇。

喹诺酮类药物(如莫西沙星等)可能是一种治疗选择,但它们的效果不如四环素和大环内酯类药物。

提醒!在用药前请务必咨询医生或药师。另外,对症治疗也很重要,对于不能进食者给予补液,呼吸困难者应予吸氧。

0

5

如何预防「鹦鹉热」

★尽量避免感染源,最好避免食用野生鸟禽,应该食用市场售卖的经过检疫安全的鸟禽类动物;

★长期接触鸟类、禽类的宠物爱好者、宠物店员工、饲养家禽的工人以及兽医等高危人群在接触这些动物时,应佩戴手套、口罩等防护装备,在接触粪便后,应用肥皂或消毒液洗手,避免病原体残留;

★应定期清理养殖鸟禽的粪便,清理时适当洒水,以免含有病原体的颗粒漂浮在空气中,引发鸟禽及人类感染;

★对感染衣原体的鸟禽进行隔离、治疗,以免传染其他健康动物及人类;

★如果出现高热持续不退等疑似症状请尽快就医。

来源:综合北京世纪坛医院、健康中国

作者:北京世纪坛医院 韦元元 毕艳昭

点击下方名片

关注北京医管

往期回顾

医院里的“红绶带”

医学人文 | 他的7岁与我的27岁

京城药师 | 正确认识「复方避孕药」

春季皮肤瘙痒,这几个原因别忽视!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info@sydneytoday.com 商业合作: business@sydneytoday.com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