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6月19日 5.6°C-5.9°C
澳元 : 人民币=4.82
霍巴特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养殖小鹦鹉 奏响致富曲 示范区杏花营农场马砦社区鹦鹉养殖引领乡村振兴

20天前 来源: 搜狐宠物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焦宏昌 通讯员 王一

说起鹦鹉,相信大家都不陌生,鹦鹉因其美丽的羽毛、聪明的头脑和善于模仿的能力而备受青睐。在开封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以下简称示范区)杏花营农场的马砦社区,有一项特色的产业——鹦鹉养殖。这一产业不仅为当地村民开辟了一条全新的致富道路,更成为示范区杏花营农场乡村振兴战略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在这里,小鹦鹉不仅是可爱的宠物,更是村民增收致富的“金凤凰”。

5月27日,走进马砦社区,一排排整齐的鹦鹉笼舍映入眼帘。笼舍内,五彩斑斓的鹦鹉或嬉戏或小憩,它们的到来为这片土地带来了勃勃生机。

随着大家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宠物的需求日益增长,村民张军民从中发现了商机,通过细心钻研,将鹦鹉养出了名堂,养成了致富的好项目。在鹦鹉养殖项目的引进下,不仅为村民提供了新的就业机会,更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

张军民从2016年开始从事鹦鹉养殖,在项目引进之初遇到许多困难,但他从没有想过放弃,一直坚持了下来,通过系统的培训,学习鹦鹉养殖技术、疾病防治和市场营销等方面的知识,目前他的养殖场已初具规模。

“现在,我们养殖的有虎皮鹦鹉、牡丹鹦鹉、玄凤鹦鹉、小太阳鹦鹉、和尚鹦鹉五大品种”张军民接受采访时说:“目前,我个人养殖的种鸟有一万多只,带领周边的养殖户养有十万多只,每年出栏量可以达到一百多万只左右,效益还可以。”

随着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马砦社区的鹦鹉养殖业逐渐成为当地的特色产业,为村民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许多村民通过鹦鹉养殖实现了脱贫致富,他们的生活也因此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值得一提的是,鹦鹉养殖项目还为当地的残疾人、留守妇女提供了就业机会。在马砦社区,许多残疾人、留守妇女在鹦鹉养殖中找到了自己的价值,他们通过辛勤的劳动,不仅实现了自我价值的提升,更为家庭带来了稳定的收入。

示范区发改委项目建设服务中心驻马砦社区第一书记、工作队队长刘自强表示,自驻村工作开展以来,便与马砦社区两委干部齐心协力,紧密地团结在一起,以五星支部创建为有力的抓手,全力以赴地围绕着乡村产业的发展而不懈努力,积极探索各种途径和方式,通过一系列切实可行的举措,助力村民走上了致富的道路。

马砦社区党支部书记陈超表示,近三年,在马砦社区党支部及区帮扶队的带动下,运用支部引导、能人带动、群众联动的模式,把马砦社区鹦鹉养殖发展成了社区群众增收的一个重要渠道,我社区及周边共有养殖户50多户,年产值1500万元左右,户均收入20多万元,这种“人人参与,人人受益”的发展模式,不仅增强了大家的凝聚力,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大动力,下一步马砦社区还将积极探索鹦鹉发展的新模式,带领更多群众走向乡村振兴的致富路。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info@sydneytoday.com 商业合作: business@sydneytoday.com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