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6月29日 10.6°C-11.9°C
澳元 : 人民币=4.85
霍巴特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清朝一敷就能止血的金创药,为何销声匿迹了?你看“原材料”是啥

2021-09-25 来源: 网易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在八仙中有一位“药仙”铁拐李,他整天背着一个大葫芦,里面装的全都是救治病人的灵丹妙药。在民间,有一剂万能的狗皮膏药,几乎什么病都能治,而在民间医药行更是将铁拐李让做是狗皮膏药的发明者和祖师爷。

清朝一敷就能止血的金创药,为何销声匿迹了?你看“原材料”是啥 - 1

像是这样效果很好的特效药在民间还有很多,老一辈中有很多赤脚医生,百姓们生病了进不起大医院,就会去看赤脚医生,他们平时也像正常百姓一样白天干活,只是遇到别人有需要的时候,就会停下手中的工作给人看病。

在农村地区,草木繁盛,几乎可以说遍地都是药草,在民间也有很多能人,他们精通医术,在村子里面远近闻名,村子里的人有什么病痛也都会找他帮忙,比如说蛇咬伤了,狗咬伤了,高烧不退……他们不用血清、不用狂犬疫苗、不要退烧药,依旧能将这些病都给治好,而且屡见奇效。

清朝一敷就能止血的金创药,为何销声匿迹了?你看“原材料”是啥 - 2

不过,有些特殊的法子,特殊的药方他们是不会外传的,一般只会传给自己比较亲近的人,让他们继承自己的衣钵,好让他们今后也有一技之长傍身,以保证子孙后代的生存问题。

比如说,有一个叫做曲焕章的人,他是云南白药的创始人,他性情仁慈,有活人之志,曾学习神农尝遍百草,又不耻下问,求教了很多民族的医生以及一些草药医生?,经过苦心专研,以及十多年的临床试验,反复改进之后,研制出了百宝丹(云南白药)。

这种药对专门治疗跌打扭伤,以及刀枪伤,只要是外伤,哪怕病人已经到了不省人事的地步,只要先服用百宝丹,再服用虎力散,基本上都能救活,当年的云南白药被大家认为是神药,曾经更为帮到八路军的大忙。

清朝一敷就能止血的金创药,为何销声匿迹了?你看“原材料”是啥 - 3

此药乃曲焕章花了十多年才制作出来的,当年有人想得到他的药方他都不给,最后还因此死在了大牢里面。新中国解放之后,还是他的妻子主动将药方捐献给了祖国,这才有了今天的云南白药。

这些被发明的特效药其实也是医者养家糊口的方子,所以一般不会轻易外传,一些医药世家也是如此,不会将药方外传,这样才能在行医治病的同时,养活自己,所以,也有“祖传药方”这么一说。

百宝丹是在1914年研制出来,在清朝时期,还有一种更加神奇的药,叫做“金创药”,这是一种难得的神药,在很多电视剧中,什么刀伤剑伤,都会用到这个,用上一点,一敷就能止血。加上在古代医疗条件也没这么好,习武人士又多,流血受伤在所难免,几乎是习武之人必备的救命良药,而且这个药就算是普通百姓也能配制。

清朝一敷就能止血的金创药,为何销声匿迹了?你看“原材料”是啥 - 4

这么好用,而且人人皆可配制,这就说明此药并非祖传药方,可是为什么最后还是失传了呢?

其实,主要不是金创药本身的药方不见了,药的配制方法依旧有很多医者知道,只不过缺了最重要的一味药草,那就是“龙骨”,这是人们对它的一个称呼,并不是说,真的就是龙的骨头,没有这样的事,毕竟没有人见过真正的龙是什么样子,这只是一个雅称罢了!

“龙骨”泛指一切上了年纪的动物的骨骼化石,化石是存留在岩石中的古生物遗体、遗物或遗迹,要经过长时间的历史沉淀,在中国古籍上,也早就有了对这些好化石的记载,在春秋时期它叫做计然,从三国时代开始,有人就称呼它为“龙骨”,在古籍中曾提到,山西省盛产龙骨。

清朝一敷就能止血的金创药,为何销声匿迹了?你看“原材料”是啥 - 5

所以清朝时期,金创药也并非什么紧俏货,老百姓在耕地的时候,或者修房子建造地基的时候,也能碰到一些,甚至还有一些地方盛产龙骨,那么拿来配药就信手拈来了。

龙骨不仅能治疗刀伤,它还是很多药材的配方之一,比如说:“心悸怔忡,自汗盗汗,遗精遗尿,失眠健忘,惊痫癫狂”等。

到了晚清时期,一位叫做王懿荣的大臣生病了,里面就用到了一味叫做龙骨的药物,他是一个对历史考古比较有兴趣的人,他吃完药后,又研究其自己吃的是什么药,于是拿到了一块龙骨,发现上面还有各种各样的文字,也正因为如此,他开始疯狂采购龙骨拿回去研究。

清朝一敷就能止血的金创药,为何销声匿迹了?你看“原材料”是啥 - 6

因为他有采购的需求,所以,老百姓又找到了一种赚钱之道,可是后来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爆发,王懿荣不幸去世。他的儿子将他所购买的这些龙骨出售给了收藏爱好者刘鹗,之后经过研究,这些所谓的龙骨就是商朝时期的“甲骨文”。这是一种珍贵的文物,具有历史意义和价值,也就意味着,它不能再当药材了。

转载声明: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今日澳洲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content@sydneytoday.com。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info@sydneytoday.com 商业合作: business@sydneytoday.com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