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6月27日 8.9°C-9.0°C
澳元 : 人民币=4.84
霍巴特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大观学止 | 馆藏唐代红陶堆塑彩绘象座塔式罐赏析

7天前 来源: 搜狐时尚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在“丝绸之路”展厅中,有这样一件造型奇特的文物。它质地为红陶,身上施有彩绘,总体上分为罐盖、罐身、象形底座三部分,器型高大灵活,各部分均可拼合拆分。

从上往下看,盖钮呈圆形宝塔状,盖底沿与罐口沿均有一圈乳钉。罐侈口、长颈、鼓腹,喇叭形底座,腹贴塑闭合式卷草纹四组,每组中间堆塑象首。罐由象形底座背上的五层仰覆莲瓣承托,莲瓣三层向上环抱,两层向下伸展,下置椭圆形鞍垫。象座造型生动,沉稳温顺。整体设计新颖独特,装饰华丽美观。

红陶堆塑彩绘象座塔式罐 唐代

广东大观博物馆藏

塔式罐

塔式罐是唐代新出现的一种陪葬明器,又叫塔形罐,一般由盖、罐、座三部分组成。它的流行时间主要集中于唐代,初唐出现,盛唐、中唐流行,武宗灭佛后逐渐消亡。此类器物在造型纹饰的设计上表现出鲜明的佛教色彩,推测其产生应与唐代佛教的盛行密切相关。

在造型上,塔式罐模拟了佛塔的外形,罐盖为塔刹,罐身为塔身,底座为塔基,而馆藏的这件塔式罐中的五层仰覆莲瓣还模拟了佛塔的须弥座。

塔,梵语称“窣堵坡”,是stupa的音译。它最初是一种半圆形坟墓,主要用于供奉和安置佛祖及圣僧的遗骨(舍利)、经文和法物。后来随着佛教的日益壮大,其样式也不断发展,公元前三世纪演变为覆钵式塔。佛教在中国传播的过程中,佛塔也与中国传统建筑相融合,发展出楼阁式塔、密檐式塔等。

窣堵坡

印度桑奇大塔

覆钵式塔

北京白塔寺

楼阁式塔

西安大雁塔

密檐式塔

北京慈寿寺塔

在装饰题材上,塔式罐有兽纹、莲纹、浮雕象头等式样,这些都与佛教有所关联。

莲花

莲花是佛教艺术中主要的装饰题材之一,在佛教中有特殊意义,被奉为“佛门圣花,是高洁、纯净的象征。梵语称佛教庙宇为“莲刹”,即西方净土,以莲花为往生之所托。念佛之人称为“莲胎”,比喻在莲花之内,如在母胎中。释迎牟尼的手称为“莲花手”,僧尼受戒称“莲花戒”,僧尼之袈裟称为“莲花衣”,谓之清净无杂之义。

大象

大象在佛教中代表着吉祥、平安、幸福与圆满,是祥瑞之兽,所谓“青狮献瑞,白象呈祥”,同时它又代表着金刚无畏力大无比,是护法的象征。

另外,由于大象温驯平和的性格受到国人的喜爱,因此在历史中衍生出更多的文化内涵,如明清时期出现的“太平有象”吉祥图案,为大象身上置一宝瓶,人们取其谐音,以寓意天下太平、五谷丰登。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info@sydneytoday.com 商业合作: business@sydneytoday.com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